第815章 钟正国的应对
其实钟正国心里也有判断,知道自己这些挣扎可能没什么用,但他不得不去做,占用耕地搞第二第三产业,这是这二十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共同决策,无论结果如何,这趟京城是必须要去的,哪怕是做给下属们看。
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很是无奈,王领导知道各自都有各自的立场,钟正国在现在的立场上,也是没有选择的,他能帮的话,早就帮了,最后还被一把手训斥,外派到粤省办案。
“唉,我说服不了你,你也有你的立场。
你去京城找找你们中江省的老干部吧,去中枢见见领导们,看看能不能把整治时间拖长一点。
你们自己也搞个方案,比如用三到四年时间来退还一部分耕地,开垦一些荒地补上来。
这也算个折中方案了,我是没办法了。
纪委这边统一了思想,谁不服从中枢的决策,就处分谁。”
钟正国坐回椅子上,有些无力。
“谢谢王书记,谢谢,谢谢。
坐在这个位置上,我也没有办法,全省百姓吃饭穿衣,我都有责任,经济搞不上去。
我们省委才是第一责任人,本来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上面,我们就已经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了。
我们也是希望尽可能让群众的口袋富足起来,创造一些就业岗位,不然人口流失太严重了。
明天我就会去京城一趟,如果没有获得明确指示,统一思想,我对下面的干部们没有交代。
大家在迷惑中等待,做事就会没有动力。
王书记,您的建议很中肯,那我先做个方案,看看能不能说服老总。”
等挂掉了电话,钟正国呼出一口气,重新振作精神,他可是中江省的领头人,绝对不能露出颓势,哪怕是没有解决的方案,只要他这个领头人还是镇定自若,下面的干部们看见他就会有信心。
很快,钟正国召集了省委常委们开会。
小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常委们都很清楚此时召集开会除了常规议题,肯定还有难题,常委们都不是傻子,他们也都有自己的信息渠道,上面都有人,不少人给他们传了消息,知道上头的信息越来越明确,他们中江省本来底子就差。
钟正国开始主持会议,在常规议题结束后,直接开始询问粮食系统的情况。
“纪委那边,对各县乡粮食局的专项整治怎么样了?”
所有常委看向纪委章书记,章书记这段时间忙得很,刚刚送走上头纪委的第一批巡视组,对基层粮食局的工作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他也是对粮食问题认识最深的人,因为各粮食局的问题是汇总到他这里的,他知道钟正国第一个问他的原因,就是希望他开口把问题解释给常委们。
有些话如果是一把手嘴里说出来,那对副职们会有巨大的压力的,从他嘴里说出,钟正国镇定自若给出答案,就能稳住常委们的信心。
“钟书记,省长。
根据上面纪委的指示精神,我们对各县乡的粮食站进行了追溯十年的细致检查,现在全省八十五个县已经完成四十个县级粮食局的检查,剩余各县也都在清查中,相信很快就有结果了。
同时抽调各市纪委的人手,对乡一级粮食站进行调查。
上周结束的粮食购销系统专项整治巡视组第一轮巡视,纪委第二监察室胡海鸥主任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了口头表扬。”
钟正国点头表示正面表扬,可是章书记后续还有个但是,这才是大家担心内容。
章书记环顾一周,接着说。
“书记,省长,各位。
胡主任同时也表达了对我们中江省粮食购销系统整体情况的担忧,在此次粮食购销系统专项整治中,暴露出咱们地方存在不少问题。
最直观的问题就是,各粮站粮食局的数据中,咱们中江省的可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由于人口流失问题,粮农的数量也在减少。
不少耕地虽然还是耕地,但没有人耕种,抛荒的可能性很大。”
说着,章书记再次看向各位同僚们,每个人都在抽烟,脸上的忧愁肉眼可见,一旁省会中州市市委书记的表情更是难看。
中州市市委书记黄苗是名女干部,平时不喜欢开会的时候大家抽烟,但是此时她也想抽根烟了,因为中州市的情况最严重。
黄苗转头看向一把手钟正国,甚至忍不住开口质问了。
“书记,我听到一些消息,说是住建部可能要下来全面清查耕地红线问题。
我们中州的情况您是知道的,这十来年的经济发展,可全是发展房地产和第三产业来的。
要是真的查到我们中州来,只怕情况不容乐观,是否有办法补救?
又或者和上级进行积极沟通,对我们中州市的情况进行解释?”
黄书记嘴里说出的话,也算是提醒了在座所有常委,这个问题可不止是中州一个城市的事情,全省十几个城市都存在类似的问题,中州是省会,天然吸引人口,发展房地产和第三产业有优势。
其他城市也发展第二产业,也占用不少耕地,如果上面要强行退还耕地怎么办,中江省是平原省份,没有什么山头像当年祁同伟那样搞梯田补回耕地,也不是沿海省份,像江州市那样能填海造陆专门确定一块岛屿作为耕地禁止开发,中江省耕地面积本来就很大,被占的也非常多,要是强行让补齐或者退还耕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