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施姓

  施姓目前人口大约在二百万左右,在宋版百家姓排名第二十三位。

  施姓的起源也有这么几种说法。

  其一是姬姓。

  鲁国鲁惠公有个儿子叫姬尾生,字施父,叫顺嘴了喊师父也行,估计这位是排行最小的,不然怎么叫尾生呢。他的后人,就以施为姓。

  另一个说法来自妫姓。

  夏朝时候有个施国,在现在的湖北恩施一带。商灭夏后,后人以国为姓。

  还有个来源也跟何姓一样,都是方孝孺的后代,有改姓何的,有一支改姓施。

  再就是迁徙中改姓,还有其他民族的,这些就没办法深究了。

  施姓的名人也不太多,咱们就挑有代表性的来说说。

  施姓首先出场的就是最为惊艳的大美女西施。

  按说西施不得姓西吗?不好意思,人家还就是姓施,全名叫施夷光。

  越王勾践想要消磨吴王夫差的意志,派范蠡搜寻美女,就找到了在河边洗衣服的西施。

  传说只要西施到了河边,水里的鱼都觉得自惭形秽,呲溜钻水里再也不好意思出来了。

  西施算是被当成了工具,也确实把吴国霍霍的不轻。关于西施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我也就不多说了。

  施肩吾于公元820年考中进士,被唐宪宗钦点为状元。不过这位施先生实在忍受不了官场上的腐败以及勾心斗角,几个月后就辞职不干了。

  元末明初,张士诚起兵造反后,盛情邀请当时的名士施耐庵加盟。

  施耐庵本名叫施彦端,字肇瑞,耐庵算是笔名。

  施耐庵开始也是经过科举做了个小官,但官职并不大,只是个县丞。后来估计是得罪了领导,一怒之下辞职不干了。

  但是得吃饭呀,收到邀请后,施耐庵参加了张士诚的起义军。不过也许是觉得张士诚难以成事,不久也撂了挑子。

  后来随着朝廷张士诚兵败,怕受连累的施耐庵便跑到兴化一个叫顾逖的朋友那里,一边教书,一边写作。

  水浒传中有些桥段,其实还真就发生在施耐庵身上。

  首先武松打虎这段,就是施耐庵到后面一个小山岗散步。树下卧着一只大黄狗,从对面过来一位五大三粗的小伙子,拿棍子打狗。这就给了施耐庵灵感,于是把这段地名改成景阳冈,打虎的任务交给了武松。

  鲁智深在大相国寺的倒拔垂杨柳之前,对付那邦泼皮无赖,施耐庵也曾经经历过。

  说的是一群混混大白天的调戏民女,施耐庵看不下去,就挺身而出,赶跑了混混。

  没想到那几个人悄悄尾随施耐庵,探明了住处后,就回去摇人。等施耐庵回到家里不久,十好几个混混也就跟着来了。

  等混混们团团围住,施耐庵不慌不忙,先让过一个混混的大棒,趁势抓住木棒夺过来,耍的是虎虎生风,一会儿放倒了好几个。

  混混们一看不对劲,赶紧扶起受了伤的溜号。由此可以看出,施耐庵不但文笔好,还是武林高手级别的。

  不过关于施耐庵的资料非常少,有些甚至属于民间传说类,可信不可信的咱也没地方追查去。

  关于水浒传,也有人说施耐庵没写多少就死了,后面的是由他的徒弟罗贯中续写的。至于真假,咱也没地方理论去。

  但是水浒传中唯一的一位施家人,金眼彪施恩,其形象确实不咋滴。

  施恩不像宋江他们确有其人,这不过是个杜撰出来的人物,你好歹给他安个行侠仗义的形象。再不济最起码不能干伤天害理的勾当,给老施家长长面子也行。

  咱们看水浒传里的施恩,先是仗着他爹是监狱长的身份,在快活林强买强卖,逼迫贩夫走卒以及卖身的妓女给他交保护费,否则别地方玩去!

  而蒋门神也有后台,将施恩打了一顿赶跑,生意自然也就给了人家。所以施恩属于典型的欺软怕硬,配不上英雄好汉的称号。更何况上了梁山后,几乎寸功未立,还窝囊的被淹死了。

  不过想想施耐庵还是没忘本,从施恩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来。他们老施家是由施国得的姓,施国原来在恩施,反过来可不就是施恩了嘛。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就是清朝的施琅了。

  施琅原来跟着郑成功的老爹郑芝龙干活。郑芝龙投靠清廷,郑成功跟他爹拜拜后退守台湾,施琅也跟着郑成功来到台湾。

  只是郑成功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老是看施琅不顺眼,后来干脆夺了施琅的兵权,当和尚去吧。

  不久跟着施琅的一个部下叫曾德,因为施琅不受领导待见,便偷偷跑到郑成功这里。虽然都是在为南明效力,但也算是反叛了施琅。

  施琅当然不高兴,派人将曾德抓回来砍了。

  打狗还得看主人,你施琅杀了投靠过来的曾德,郑成功当然很生气。以前称兄道弟的俩人,因为所处阵营不同,只能兵戎相见。

  于是郑成功派兵将施琅一家全抓了起来。

  施琅的部下还是有忠心的,偷偷放跑了施琅。郑成功怒不可遏,将施琅的老爹和弟弟一块砍了头。两下里梁子算是解不开了,施琅投降了清廷,一心就想打台湾,给老爹和弟弟报仇。

  也是该着施琅立功。

  台湾方面的俩老丈人内部乱了起来。

&emsp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