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曹姓

  曹姓的起源中,最重要的一支就是周武王分封诸侯,将同父异母的一个兄弟曹叔振铎封在了曹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菏泽附近。宋代开始一直到现在,河南开封有一座曹门,就是取自直达曹州的意思。

  另外还有其他说法,比如说祝融的后裔,大禹治水时候的官职叫曹官等等。不过这些说法年代太久远,也没什么记录可以佐证,信不信的也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曹姓最早见于记录的名人,我首推曹刿。

  曹刿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是着名的曹刿论战主角。

  曹刿原来就是个种地的,当时齐桓公派鲍叔牙封进攻鲁国。吃过几次败仗的鲁庄公大惊,此时曹刿来见鲁庄公。

  咱也搞不懂那时候什么情况,一个乡下小民怎么可能说见国君就能见呢?门口那保安难不成就吃干饭,看不到土了吧唧的农夫进皇宫吗?

  并且一个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鲁庄公也不知道被怎么忽悠的,竟然把部队交给他指挥,还和曹刿坐同一辆战车。

  交战的过程也相当精彩。

  两军对阵,齐军鼓声震天,朝着鲁军杀来,曹刿命令后退。

  接着齐军又一次冲锋,曹刿依旧让退。

  鲁庄公其实心里挺没谱,那时候还没有出现退避三舍这个词,有的话肯定得犯嘀咕。

  第三次齐军擂鼓,曹刿下令冲锋,鲁军憋着一股气,一下将齐军冲乱了。

  鲁庄公想追,被曹刿拦住,下来看这看那,后面才让追。

  事后两人对话,曹刿说打仗靠士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意思就是第一次人家正在气头上,你硬碰硬就是触霉头。

  第二次士气就差了很多,到第三次几乎泄了气,这时候冲锋才是最好的。

  刘邦刚进入长安,还没顾上高兴呢,就被项羽派人来怒气冲冲的质问。

  刘邦也奇怪,我这刚开始有点想法,这是谁把消息走漏了呢?

  后来发现,曹无伤是内奸。于是参加完鸿门宴后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宰了曹无伤。

  按道理来说,曹无伤应该是有记载的第一个汉奸。不过这时候大汉朝还没建立,刘邦甚至连汉王都不是,所以第一汉奸这个荣誉称号是不是颁发给曹无伤,还有待商榷。

  等大汉朝建立,萧何死后的继任者曹参,留下了萧规曹随的成语。

  这哥们很能喝酒,谁也不知道他酒量到底有多大。接班后那是啥也不干,就按照萧何定下的规矩来。

  当然有些人想来劝他,但是只要到他府上,曹参都是酒菜齐备水陆俱陈,来人还没开口说呢,曹参就举杯喝酒,直到把对方灌醉。

  您想啊,每天来几拨,都得陪着喝酒,还能把别人灌翻而自己清醒,酒量小了能做到吗!

  曹操到底姓啥?多年来说法不一。

  因为他的老爹曹嵩,是被汉末宦官曹腾收养的,具体是怎么被收养的,也有几种说法。

  其一是曹腾的族人,如果这个能成立的话,那曹操真就姓曹了。

  再就是夏侯氏,据说曹嵩是夏侯惇的叔叔。

  另一个说法是曹腾在路边捡了被遗弃的曹嵩,那就没地方追查去了。

  不过据最新消息,有吃饱了没事干的专家研究了这个墓那个墓,通过DNA检测,发现曹操跟曹参家没任何关系,也和夏侯氏没有瓜葛。所以说曹操是曹参后代,就是在往自己脸上贴金。

  咱也搞不懂这位专家花了几年功夫,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搞这种研究有什么现实作用和历史意义。反正花的不是他自己口袋的钱,爱怎么糟蹋就怎么糟蹋吧!

  曹操的故事咱们都知道,都说他是奸雄枭雄。

  不过还得从积极层面来看待曹操。

  在当时那个群雄割据的年代,如果没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称王称霸的估计多了去了。比如袁绍、袁术等等。就这样有曹操这个世界警察管着,孙权刘备也称了帝。所以说曹操最起码对维护国家统一,还是尽到了历史责任的。

  曹魏时期的曹家人,包括建立魏国的曹丕、七步成诗的曹植、小时候就知道把大象放船上称重的曹冲,可以说都非常的聪明。

  特别是曹冲的故事,到现在过去将近两千年,还被收录在教科书里。

  被誉为北宋第一良将的曹彬,为大宋朝的建立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并且曹彬这人从来不飞扬跋扈,对待同事从来都不耍大牌。

  还是在后周时候,有一次皇帝派他到吴越出差。当时后周实力强大,吴越对于大国派来的领导,自然要殷勤接待。临走还要送些礼物,当然不会是土特产之类的。

  曹彬不收,人家以为嫌少呢。于是又加了很多,派人送到船上。

  曹彬觉得再不收的话,会让人家心中不安,于是收下。

  等回到东京开封,曹彬将这些礼物分类归纳,一一登记造册,交给政府。

  此时赵匡胤已经当家做主,就强行赏赐给曹彬。曹彬将这些礼物全部分发给下属,自己一点不留。这又用上了赵德汉那句话:我一分都没花!

  赵匡胤还在为北周效力时候,曹彬掌管着宫廷的酒和茶。有一次赵匡胤向曹彬要酒喝,曹彬说稍等给您送过去。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