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第86章

;不过,师生之情的温暖总是短暂的,少年班时期,学生和老教授之间的互相折磨,才是不变的主旋律:

  “奶奶。”

  “你说。”

  “可不可以有另一种理解?”

  “说来听听。”

  李追远举起手,握紧拳,对着面前悬浮着的这颗大水球,砸了下去。

  “砰。”

  水球被捶烂,随即炸开,向四周扩散。

  柳玉梅先是一愣,随即不解,但紧接着,她的眼睛逐渐睁大。

  散开的水球,形成一片笼罩这里的水雾,结合少年自阿璃那里学来的国画功底,营造出了一幅粗狂中兼有写意的山水。

  一老一少,现在就站在山水之间。

  山中有溪有潭,有动有静;西侧阴雨绵绵,东侧骄阳明媚,有始有终,有尽有初;山水云间,皆有印证,可视之处,皆有缘法,是为自然。

  柳玉梅抿了抿嘴唇,然后不敢置信地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少年。

  她这一生,见过不知多少天才,可直到此刻,她才真切意识到,一辈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她,过去是真没吃过什么好的。

  这并非意味着少年已经超越了她,事实上,少年与她还差得很远,但她已经瞧见了少年的未来,超越她,超越她记忆里的丈夫和儿子,都只是时间问题。

  昨晚至今,她内心兴奋,升腾起了“好为人师”的快乐期待,可此刻,这种热火像是被一盆冰水浇灭,只剩下一缕缕不甘的轻烟。

  她隐约意识到,很有可能,自己根本教不了他什么。

  但她还是想挣扎一下,为了自己的老脸,为了自己的尊严,也是为了柳氏的门面。

  柳玉梅继续念诵着《柳氏望气诀》第一卷中下面的节点:

  “何为逆势冲杀之局?”

  李追远目光扫向四周,山水变雪山,积雪消融,一条小溪自山顶顺势而落,最终消抿于岩土缝隙,不知所踪。

  柳玉梅问道:“逆势在哪里?”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逆势。”

  “那何为生死交接之局?”

  李追远看向脚下,柳玉梅也低头看去。

  先前被截断的小溪,长时间浸润,在岩土缝隙之间又开凿出新的通路,再聚成流。

  柳玉梅又连续问了好几轮第一卷中的内容,可每一轮的问题,少年都只是眼角余光一扫,就自动成像。

  寻常人仔细求证、小心推导、心怀敬畏的风水望气,在少年这里,显得是那么的轻松写意,好似在随手涂鸦,却又精髓毕露。

  而后者的难度,显然更大,因为实地写生有具体的参照物,反而是最简单的。

  柳玉梅很清楚,这种水平,现实里每到一处地方,少年都能很快观测其风水格局,甚至能在究其本质的基础上,进行更改。

  这种天赋,已经不是老天爷赏饭吃了,是老天爷端着碗拿着勺,绕着桌追着你跑,求你咽一口。

  “呼……”

  柳玉梅闭上眼,她认了。

  就像一名艺术大师,她惊愕地发现自己新收的学生在立意、格局与审美上,已超过了自己,那可怕的才气已经迸发,这时候你再去教他什么引导什么,反而可能会变成画蛇添足。

  这并非意味着少年不需要继续学习了,而是基础类教条类工笔类的那些,只需花费时间去熟能生巧即可。

  少年需要继续学,但完全不用她柳玉梅来教。

  让刘姨或者秦叔,去教他这些基础最为合适。

  而她柳玉梅,只需要坐在那里喝茶,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干预,就是最好的贡献。

  她甚至连后勤保障的活儿都做不了,因为老太太都不会做饭。

  柳玉梅深吸一口气,她得强迫自己认清现实,同时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

  没必要刻意追求自己的参与感,反正这孩子不久后就要入自己的门。

  以后走江时,闯出的威名,那也是自家门第。

  他日就算自己捂嘴轻笑说,自己压根什么都没教孩子,那些老东西们也只会觉得是自己在故作谦虚给他们留面儿。

  “奶奶,可以继续第二卷么?”

  “嗯?”柳玉梅回过神来,叹了口气,点头道,“你今晚可以开始读第二卷了,我也累了,以后你读好一卷,就来我这里汇报一下。”

  李追远原本想顺势把第二卷和后面的一起展示出来的,见柳玉梅这么说,他也就点点头。

  眼睛用力全睁,破开了幻象,回归现实。

  柳玉梅眼皮耷拉了一下,说道:

  “看来,阴家的走阴之法,的确有些东西。”

  “自是比不过咱们柳家的。”

  “臭小子,这话奶奶爱听。”

  顿了顿,柳玉梅还是补了句:

  “但各代人杰各领一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