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

骨血之中。

  当下这位唐皇才登基几年,但是已经展示出了锐意削藩的态度。

  如果他知道西域现在的情况,知道安西军中有一支足以改变整个天下局势的“天兵”,会觉得欣慰,还是会提前感受到威胁?

  更何况,得知雁来真正的身份之后,徐复能想到的那些,论勒赞当然也能想到。

  一个拥有李唐血脉、又有天命在身的女人,还掌握了军权。

  大唐皇帝能眼看着她在西域兴风作浪,不断坐大吗?

  说完之后,论勒赞小心翼翼地问,“钵阐布以为如何?”

  定埃增沉默良久,才问,“大唐与西域不通消息,要如何处理西域之事?”

  “这个容易。”论勒赞道,“如今大蕃既与大唐交好,与安西军也息兵了,允许双方使节从河西走廊借道,也是应有之义。如此,当可抵得过归还三州了。”

  定埃增之前一直没什么表情,听到这里才动了动眉毛,抬眸看了论勒赞一眼。

  他态度是比较亲近大唐,但是归根结底,这种态度也是为了吐蕃的利益。

  吐蕃与大唐世代交战,耗费粮饷无数,无论军队还是百姓都已经疲惫至极、难以维系,迫切需要休养生息。

  两边的情况都差不多,但大唐国土广袤、地大物博,人口和钱粮方面天然就比吐蕃更有优势。继续打下去,最后先崩盘的必定是己方,所以定埃增上位之后,便一直致力于推进两国结盟。

  可惜,无论吐蕃还是大唐,终究都缺少一点诚意。

  再这样拖下去,恐怕最后终有一战。

  论勒赞的这个办法,或许当真能暂时将大唐的注意力转到西域去,让吐蕃获得喘息之机。

  “也好,就按你说的来吧。”想到这里,他便松口道,“你且去安抚一番唐使,安排好此事,尽早把人送回去。”

  “是!”论勒赞大声应下,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兴奋。

  虽然定埃增没有一句称赞之语,但是自己的建议能够得到他的首肯,就已经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了。

  然而论勒赞从夏拉康寺出来,正准备赶去鸿胪客馆,就见自己安排在客馆那边的人匆匆赶来报信:“悉南纰巴,你快去看看吧,高郎君不知用了什么法子,让贡布请了好多韦氏的人过来,连论芒杰家的人也来了!”

  第105章 这是不是已经可以开始走流程了?

  前两天才在论坛上看到的, 关于吐蕃局势的各种情况和分析,此刻就放在雁来面前的桌案上。

  作为一个玩家眼里的NPC,雁来从不对玩家们报告上来的各种消息表示惊讶, 哪怕上面写的内容不该那么快传递过来。

  而玩家也从不对她的不惊讶表示惊讶,毕竟兼具传送和复活功能的阵法,还是她当着所有人的面开启的, 而团队频道的聊天功能, 也是系统设定里存在的。

  雁来不得不承认,高富帅这个玩家是有点东西在身上的。

  或者说,人独自处在某些对自己不利的环境里, 自然而然就会动脑子, 想出一两个还算可行的解决方案。

  况且玩家见过的套路实在太多,在游戏里又没什么束缚,不需要考虑后果, 失败了也没什么损失, 那当然就总能想出一些骚操作来。

  让安西军成为吐蕃其中一系势力的强力盟友。

  这种想法,雁来之前没有过, 但越想越觉得可行。

  她跟郭昕说过, 即使有人觉得是不义的战争, 但是如果有必要, 她还是会打的。不过如果可以, 她当然也不想被人骂成穷兵黩武、残酷冷血的暴君。

  所以她也一直在想,就算一定要开战, 或许也可以换一种方式。

  对于现代人来说,战争的种类实在太多了, 贸易战、经济战、情报战、军备战……并不是只有真刀真枪地列阵拼杀,才叫战争。

  其实这些道理, 古代人同样也懂,只不过还没有形成理论体系而已。

  隋文帝时,裴矩不就是用一手离间计,让强大到不可一世的突厥汗国分裂成了东、西两部吗?这才有了后来李世民拉拢西突厥,攻灭东突厥,成为“天可汗”的基础。

  隋文帝有裴矩,大唐其实也有一个智慧超群的谋略家李泌。

  他曾经给唐德宗出过一个“困蕃之策”,联结大唐、回鹘、大食、南诏四国,对吐蕃形成各方面的战略封锁,如此吐蕃不攻自破。

  可惜在这个时代,这条计策注定难以彻底执行。即便如此,李泌的各种策略,也在相当程度上维持了德宗时期国内外的局势,为宪宗的元和中兴奠定了基础。

  而从泾原兵变算起,他在德宗朝为官的时间还不到六年,更是只当了两年的宰相。

  说回当下,吐蕃并不是三十几年后突然崩溃的,矛盾始终存在、越演越烈,直到再也维持不住那岌岌可危的平衡。

  那么,有没有可能提前引爆这种矛盾,让吐蕃“不攻自破”呢?

  高富帅的这个想法,雁来认为就是一个契机。

  既然如此,胆子不妨更大一些。

  作为“强有力的盟友”,自然也需要给予足够的支持,才能让自己的盟友反败为胜,扭转局势。

  这个支持未必要非常大,但一定要足够关键。

 &ems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