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80
,感觉自己要是敢当着王廷凑等人的面将这些话说出来,这条小命也不用要,于是以“担心慌乱之中记岔了”为由,恳请章立早写了这份清单。
此刻,将清单递出,他就立刻后退。正好其他人都凑上来想看,吕粮吏很快就顺利躲到了角落里。
而那边观看清单的人,却是发出了一声又一声的惊呼。
章立早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让成德赔偿天兵在这一战中的损失。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打输了仗,割地赔款也是应该的,就是数量有些令人心痛。
第二个应该不算是要求,只是告知他们,可以花钱赎买被玩家抓住的俘虏。
这个倒是意外之喜。成德可是军镇,谁家没几个亲戚在军中呢?何况如今局势这么乱,还是要有一支军队镇守才行。这自然不是用来对付天兵,而是防备其他藩镇。
然后最核心的一条,也是引发这一战的导火索,减税。
既然主动求和,众人就已经做好了答应的准备,却没想到天兵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想想也是,这一仗总不能白打。
可是天兵要求将户税免除,田税也改成一年一收,税率不变,这就有些过分了。
不算那些苛捐杂税,大唐的税率本就不高,天兵又一刀砍掉了七八成,剩下那么一点钱,收上来够干什么用的?
于是已经顺利躲进角落,只希望所有人都忘掉他的吕粮吏又被挖了出来,“天兵到底是怎么想的,税率这么低,连各级衙门的正常运转都维持不了。”
要他们答应这种条件,不如直接把整个成德拱手让给天兵,看看他们如何用这么一点赋税来治理地方。
“这……”吕粮吏支支吾吾。
王文昌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里面有说法,立刻道,“放心吧,你就是个传话的,他们怎么说的,你就怎么说便是。”
“他们说……说尚书之前埋怨过,光是军费就要占去税收的大头,所以不能减税。如今、如今他们替成德解决了军队,这军费不就省下来了吗?”
这句话就像是一颗火星丢进了干柴里,所有人瞬间都被点燃。
这也太过分了!
就算天兵打赢了仗,也不能这么将他们的脸面按在地上反复摩擦吧?
这还是和谈的态度吗?
更重要的是,听这话里的意思,天兵似乎不想让成德再拥有自己的军队。
那他们以后岂不是只能任人宰割了?
一片喧哗声中,吕粮吏只能死死低着头,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避免被愤怒的人群注意到,而后迁怒于他。
第172章 “天兵不将我等放在眼里,朝廷难道也能吗?”
众人吵嚷半晌, 都只是在抱怨,并未讨论出任何应对之策,最后还是只能将视线转向王廷凑, 让他来出这个头。
王廷凑也并未推辞,他抬手止住了众人的话,对吕粮吏道, “天兵究竟是怎么说的, 这是最后通牒,还是能再商量?”
众人也循着他的视线望去。
吕粮吏心中叫苦不迭,但也知道既然做了这个中间人, 事情一日不完, 他就一日不得消停。
好消息是,现在成德这边应该是不会随意杀他了,至于天兵……
虽然在吕粮吏眼里, 他们比王廷凑可怕一百倍,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并不滥杀, 甚至很讲道理。在战场之外的地方, 天兵的行事都是依着法度来的, 在百姓中间名声很好。
吕粮吏已经打定主意, 等办成这件事, 他就辞了差事,去村里买上几十亩良田养老——赋税若真能降到那般低, 这田就大可种得了,有天兵在, 也不用担心官府不守信诺。
既然有了这样的想法,他心里自然是偏着天兵了, 这时便道,“这倒不曾说过,但依小人看,天兵性情直爽,不喜弯弯绕绕,尤其见不得人拖拖拉拉,这……能不能商量,小人也说不好。”
这一点,王廷凑也看出来了。
这才多久啊,他们就折腾出了这么多事,着实是雷厉风行。
但总要试着挣扎一下的。
他转回头,对坐在中间的少年道,“留后,依我看,还是再与天兵谈一谈,最好是能稍微放宽一些。不过,他们不耐烦这般拉扯,咱们得先想好了底线是什么,面对各种情况要如何应对,再去商谈。”
王知感有些无措地回头去看站在身侧的另一人,见他点头,才回过身来,对王廷凑道,“全凭叔祖做主。”
王廷凑扫了那人一眼。
那是王知感的舅舅,想来是他的母亲不方便露面,就将孩子交托给了自己的兄弟。
他们并不信任他,这也不奇怪,毕竟王承宗是死在他手中,这一点瞒不了人。好在王廷凑也不在意这些,当务之急,还是要先将局势稳定下来,而天兵的态度尤为重要。
在这种时候,他们也只能依靠王廷凑,暂时不会做什么。
得了这句话,王廷凑便开始主持商议,最后定下了几条主要的内容。
第一,军队肯定是要保留的,不过数量可以大为削减。
本来河北屯驻重兵,就是为了防御北边的奚人、契丹人、乌桓人、鲜卑人,但安禄山起兵时,叛军之中也有为数不少的胡人。安史之乱平定后,胡人降将被就地安置在了河北三镇,与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