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


  是他前些年递交的论时政疏。

  张居正眉眼微垂,静静地听着室内翻动奏本的声音,又重新回顾了先前所写的论时政疏。

  那时满腔为君报国,情绪激昂,恨不能当时就被采纳,好让他轰轰烈烈地做出一番事业。

  高台上,朱厚熜的声音低沉,穿过袅袅婷婷的烟雾,传了过来。

  “张居正,这论时政疏是你写的?”

  张居正垂眸,恭谨回:“回陛下的话,是居正前些年所写。”

  “以你如今来看,可还会这么写?”朱厚熜问。

  这是一个很妙的话题。

  人总是会成长的。

  张居正微微一笑:“微臣初心不改,但浸淫官场已十年,得同僚、上峰提拔、教诲,心怀感恩,会重新思考行事方式和政策。”

  第124章   张居正垂眸细想,绷紧神经,全力应对皇帝的第一次考验。能不能挑大……

  张居正垂眸细想,绷紧神经,全力应对皇帝的第一次考验。能不能挑大梁,估摸着就看今日了。

  殿中一片寂静,只有跟前铜炉中冒出屡屡青烟。

  朱厚熜端着茶盏,脸上带出些许笑意:“张卿啊,你觉得玉米这东西,该怎么开始种?”

  张居正微微一笑。

  巧了,他们提前商议过。

  “回皇上,事关黎明百姓,微臣不敢擅专,和娘亲商讨过此事,总结出一套章程,还请皇上过目。”

  他从怀里掏出奏折呈上。

  张居正缓缓吸气,他有些紧张,殿中只有纸张摩挲的声音,伴着人的心跳如擂鼓。

  金台之上,在片刻的沉默后,就听一道带笑的成熟男音响起:“如今已深秋,转脸就是初冬,张卿注意身体,万勿受寒。”

  张居正猜不透他什么意思,便躬身谢恩。

  对于皇帝,坊间传闻,喜怒无常又多疑,固执暴虐又爱修仙。

  张居正后背起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又是一片沉默。

  “你父张文明?在江陵捐了个小官,做县丞?”朱厚熜慢条斯理问。

  张居正努力微笑,实在拿不准皇帝的意思。

  “是,皇上英明。”

  朱厚熜看着桌面的资料,对张文明的生平有些看不上,却还是道:“他做一小吏屈才了,不若补了县令的缺,唔……避开籍贯……那就补大兴县的缺,我记得这里县令要调走了。”

  张居正熟练地躬身谢恩。

  “这推广……暂定河北、河南、陕西,给你十年,够吗?”朱厚熜语气淡淡。

  全域种植自然是不够的。

  但推广……足够了。

  朱厚熜点了点桌案上的小札,上面记着,“其母赵云惜,幼年顽劣喜奇巧淫技,生子后同拜林家师门,得林修然青眼,收为义女,倾囊相授……赞其才甚伟,其子肖母……”

  “退下吧。”皇帝声音浑厚。

  *

  赵云惜在盘点猫冬所需。

  现在家中还有幼崽,自然更得上心。

  她给小敬修买的棉布,摸起来细腻柔软,很是舒服。

  这样的做里衣是最好的。

  他现在会流口水了,还得做个小口水巾,免得嘴巴和脖颈会腌。

  那胖崽皮太嫩了!

  她挑来挑去,挑了雪青色,这颜色漂亮,适合白白嫩嫩的婴儿。

  掌柜还说这是细织的棉线,又染了极贵重的雪青色,卖得比缎子还贵。

  赵云惜想了想,琢光刚生完孩子没多久,体虚,给她也买了这样好的棉布做里衣,最柔软吸汗。

  都收拾好了,又去看她的酸菜坛子,这可是冬日必备的好物,没它压压味,冬日吃东西都不快乐。

  酸菜、酸豆角、辣白菜……

  应有尽有。

  晚上时,就特意做了酸菜猪肉炖粉皮。绿豆淀粉做的粉皮子,泡开后是透明的,很是光滑,看着还挺有意思的。

  赵云惜光是想想那酸香的味道,都觉得口水直流。

  张居正回家后,便闻到了浓烈的香味,他顿时剑眉舒展:“今日是娘亲做的饭?”

  赵云惜点头:“吃吧。”

  顾琢光轻舒口气:“总算能出来透透风了。”

  她坐月子,憋闷了好些日子。

  众人顿时轻笑出声,赵云惜连忙笑着哄她:“你辛苦了!”

  顾琢光本是随口说一句,闻言也有些不好意思。

  “娘做饭还是这么好吃,肉的香腻和酸香味平衡的很好,让人吃了还想吃!”

&ems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