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长安城暗涌
br />
见公孙安世狐疑地看来,他捻着胡须缓缓说道:“下官倒以为南郑郡公的时机选得相当好,陛下非但不会降罪,反而还要重重地封赏。”
说到这里,苏季行顿了顿,转眼看向公孙安世,笃定道:“齐王是代天子去劳军的,其出面受降亦可说是代天子为之,这么大一份功劳送到陛下手里,明面儿上谁都挑不出错来,反而还得赞南郑郡公识大体。”
闻言,公孙安世似有所悟,皱起的眉头不由舒展开来。
见此,苏季行又道:“经此一事,陛下恐怕也不会再借南郑郡公之手来施展平衡之术,公孙家也能就此脱出漩涡。”
话音落下,旁边几个一同前来的朝臣不由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公孙安世眼中精芒不断闪动,也不禁微微颔首,显然被苏季行的话说通了。
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
即便真如苏季行所言,云绫是想借此彻底打消天佑帝利用她的想法,但想置身事外会这么顺利吗?
既然一只脚已经踩进了泥潭,想轻易拔出来怕是不易。
许是看出了公孙安世的顾虑,苏季行再次出声道:“大人,如今储位空悬,其实真要支持某位皇子也未尝不可。以您和南郑郡公今时今日的地位,此事大有可为。”
话落,公孙安世冷眼瞥过去,淡淡道:“我公孙家只忠于皇帝,旁的事一概不理,这种话季行下次莫要再说了!”
苏季行闻言神色一僵,连忙拱手告罪。
公孙安世随即让几人散去,末了又道他会去信询问云绫,待云绫回信后再议。
他眼下只想尽快确定云绫的想法,若其真有掺和争储之意,他还得想法子打消这个念头才成。
崇仁坊,唐国公府。
韩元让从西域回来后便从公孙家接回了韩成章与云绮之子,亲自养在膝下,为其取了个小名唤作虎头。
有了孙儿,倒也冲淡了一些丧子之痛,他便整日含饴弄孙,只偶尔见见徒弟,其余人前来拜访则一概不理。
齐王受降一事也传到了韩元让耳中,在朝廷摸爬滚打大半辈子的他立时便捋清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那丫头倒是精明,如此一来她倒是进退自如,陛下可就难受咯。”
韩元让一边逗弄着孙子,一边与前来报信的族侄说道。
这族侄名唤韩承恩,乃是韩承文的三弟,素来与主家走动密切。
韩成章乃是独子,是以在其与韩承武一同战死雁门后,韩元让不得不考虑家族的未来,寻摸了一圈也就韩承文和这个韩承恩还像话些。
于是,回到长安后韩元让便将韩承恩接到了唐国公府,却是有意培养以为日后打算。
若他哪天去了,留下的爵位自然是虎头的,但家主之位可就未必了,他得为虎头留下些余荫才行。
此时韩承恩才二十出头,听了韩元让之言还有些云里雾里,不由问道:“伯父,您前日说陛下有意借南郑郡公之手平衡诸皇子,而南郑郡公此举岂非坏了陛下大事,她不怕陛下到时候降罪吗?”
闻言,韩元让笑着摇头道:“这就是那丫头精明的地方。”
说着,他便细细为韩承恩解释起来,内容也与苏季行所言大差不差。
韩承恩听罢露出一副恍然大悟之状,感叹道:“南郑郡公果非常人也,竟能想到如此破局之法!”
韩元让亦是颔首,徐徐道:“有了平叛之功,那丫头这次回来说不得爵位还得再进一步。一门两国公,公孙家可是了不得咯!你日后要多与她走动走动,毕竟两家也是亲家,可不能疏远了。”
韩承恩闻言赶忙应下,心中对素未谋面的云绫很是好奇,不由期待起见面来。
见他如此,韩元让又不由提点道:“仰慕也好,钦慕也罢,你却万不可有何莽撞失礼之举。那丫头的眼界高着呢,不是什么人都能降得住的。”
闻言,韩承恩面色微红,赶忙低头回道:“伯父多虑了,小侄断不敢唐突了佳人。只是好奇罢了,她一介女子竟能创下这偌大的功勋,也不知会让多少男儿为之汗颜。”
“莫要小看了女子,远的不说,便是当年的平阳长公主若非早夭,如今也必然是一代风云人物。”
“小侄省得,请伯父放心!”
长安城内似这样的对话还有很多,可以说云绫的一番举动让本就有些波诡云谲的朝局又平添风浪。
待她班师还朝,只怕朝局还将更加诡谲凶险。
然而,此刻的她却无暇去想这些,因为她正面临一个头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