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


  “科学书。”江芸芸一本正经说道。

  “科学书是什么书,我能看看吗?”徐经问道。

  江芸芸摸了摸下巴,开始推脱:“很久以前看的,我不记得了。”

  徐经诡异地看着她,怪不得唐伯虎说这人有趣,这人真的好有意思。

  江芸芸机灵转移话题:“很多书店都没有专门的农事书,我还是找了林徽才找到几本,他们都说你家有很多书,有农时书吗?”

  徐经跟着挠了挠脑袋:“没有。”

  江芸芸大人模样叹气:“明明主要财政来源都是靠种地,竟然对此事如此不重视。”

  “科举又不考。”徐经随口说道。

  江芸芸抬眸,看了他一眼。

  徐经被看得不好意思:“我说错了。”

  “不,你说的太对了。”她意味深长说道。

  这里的考试读书都是四书五经,都是空泛的东西,没有真正可以落实到百姓生活上的学问,这样的官最好的情况就是在形式上做一个爱民如子,不苛待百姓的官,但要是指望他们真的可以去为百姓的生活提出改善意见却是难之有难。

  又或者,这个朝代的知识是断层的,上层的人不懂农事,下层的人不懂文字,所以一切的发展都是缓慢,且需要运气的。

  “哎,小状元,你这本书打算什么时候给我们人手一本啊。”有人凑过来打断她的想法。

  江芸芸笑说着:“马上,年前一定给你们,你们年后多照着书弄弄,哪里不对就和我讲,要是有新的办法也好一起分享出来,不要藏私,只有相互交流才会发展得更快,这样大家的亩产量才会起来,生活才能越过越好。”

  “若是您说的东西不行,那就是耽误一年的收成啊。”有人冷不丁抱怨着。

  “哎,说什么呢!”村长不悦呵斥道,“小童一个读书人能惦记着我们就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你怎么还不知足。”

  江芸芸皱脸,缓和气氛:“村长也没别这么说,自来吃饭才是最重要的东西,而且我也没帮上什么,这些都是纸上谈兵的事情,需要你们慢慢来实践的,就是我说的那个杂交的事情,你们若是谁有兴趣真的可以试一下。”

  那些农民神色各异也不接话。

  “没事的,也不强求。”江芸芸见了他们的脸色,心中也明白,随后又安慰道。

  “杂交是什么?”徐经见缝插针问道。

  “就是我想要安南稻长得快的特性,但我也想要糯稻的好吃,所以把他们结合起来。”

  “那我就要用杂交的办法,我先要把花蕊分成雄雌两种,然后选取一株饱满的糯稻,要在花开前将选好的穗子放在四十度,就是和你体温很接近,稍微有点热的温度的水里浸泡半炷香的时间,然后保留已经开花的分叉,之后把花裹起来,然后授粉的时候你再选一株安南稻里强壮的,然后把他的花粉送到刚才开了花的水稻里。”

  她顿了顿:“大概是这样的,具体怎么操作我也不知道,但根据书里说的,这可以培育出第一代,之后为了稳固这个特性,还需要一直往下重复实验,选取稳定的那一株,之后就可以播种了。”

  “这个太耗时间了,一般农民哪有时间耗啊。”她话锋一转,无奈说道,“但是除了农民,还有谁有这个闲情逸致搞这个呢。”

  徐经听得一头雾水,但还是敏锐察觉到若是这个稻子真的能种出来,至少粮食是真的不愁了。

  “这又是那个科学书里看来的?”他问。

  江芸芸点头。

  “那你能把那本书找到吗?”他说道,“这本书真厉害,要是有这本书,也就不会这么缺粮了。”

  江芸芸沉默,好一会儿才说:“找不到了。”

  “丢了啊。”徐经惋惜说道,“这等神书,丢了好可惜啊。”

  江芸芸也跟着叹气。

  ——早知道有这一遭,她应该把生物学烂的。

  唐伯虎那边带着黎循传跑了回来:“画好了,把他们自己有的,听说过的,都画过来了。”

  江芸芸接过来看了一眼。

  “这几个在细节上有所改良,还挺有意思的,还牵了一个绳子。”黎循传兴冲冲说道。

  “这个代耕架说是可以放在犁头上的牵引,人可以坐着,就不会很累。”唐伯虎也跟着指着其中一个图案说道。

  “这个工具倒是有点意思。”江芸芸摸了摸下巴,想了想,“我们先回去,然后再把今天的事情都整理起来。”

  一行人上了马车准备回家,一路上说个不停,唐伯虎和黎循传去负责搞农具,顺便画地形,因为扬州多水,水利工程在农事上也是很重要的,这两人画画好,看一眼就画的格外像。

  徐经则跟着江芸芸走访农民、了解农时难题,把问题都记录在纸上。

  黎循传最是兴奋,他第一次来,做什么都觉得新奇。

  一侧的徐经一直沉默着,没有掺和朋友之间的打闹,只是许久之后突然轻声说道:“我可以在扬州买十亩地来,再雇佣老手的农民,来做你说那个……”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杂交水稻。”

  江芸芸从密密麻麻的册子中倏地抬起头来。

  ——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