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80

酷。

  就在两人说话间,直学又带了个人走进来。

  因为丙班人太少了,其他班人太多,老师们压力太大,所以这几天都在分流,时不时会有其他班级的人过来。

  “这是我们新来的同窗,姓娄名素,乃是广信府人。”直学介绍着。

  娄素对着他们含笑问好:“大家好,我是娄素,初来乍到,还请以后多多关照。”

  江芸芸好奇地打量着新同窗。

  他穿着素色的长袖,面容秀丽,眉毛修长,最值得注意的是他有一双又黑又亮的眼睛。

  “找个位置坐吧。”直学说道,“中午去堂录那里领书,下午选好自己的宿舍,今后你就在这班读书了,有什么不懂可以问问同学和学长们。”

  娄素点头应下,目光刚一动就和江芸芸的眼光对上了。

  “同窗,你叫什么啊。”他坐到江芸芸边上,自来熟问道。

  “江芸,字其归。”江芸芸又指了指顾幺儿,“顾仕隆,年纪小没有字,你叫他幺儿就行。”

  娄素好奇看着两人:“你们是兄弟吗?”

  江芸芸摸了摸脸。

  顾幺儿也好奇地摸了摸脸。

  娄素瞧着是个爽快人,直白说道:“你们瞧着不太像,幺儿虎头虎脑一些,你瞧着清瘦文弱一些。”

  “他是我朋友,但我们却也亲如家人。”江芸芸笑说着,“如何称呼你啊,序齿如何?”

  “我字美善,乃是我祖父在我六岁启蒙时为我取的字,今年刚十五。”

  “我十三。”江芸芸没想到这人瞧着白白嫩嫩的,年纪不大,结果还是比自己大,只好不好意思说道。

  “江弟。”娄素也不客气,直接说道,“你可曾科举,学到哪里了。”

  “已经是举人了,会参加下一届会试。”江芸芸笑说着,“你呢?”

  娄素大惊:“你已经过了乡试。”

  “你是举人了!!”不知何时,背后也出现不少胆子大一些的同学。

  他们早就对江芸芸好奇极了,见现在有机会,立马凑上来问道。

  “江芸可厉害了!他可是第一!”顾幺儿果不其然立马大声炫耀着,小手一挥,“是应天府的第一哦。”

  经过这些年的耳融目染,顾幺儿已经清晰知道,第一和第一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比如贵州的第一就不算太厉害,但要是应天府的第一那可不得了了。

  所以,江芸最厉害了!

  顾幺儿一脸得意地看着众人。

  “我早就听说应天府出了一个大明最年轻的小解元。”身后的同窗惊疑不定问道,“就是你!”

  江芸芸还没说话,顾幺儿立马激动点头:“就是他。”

  丙班的同学顿时肃然起敬,原本还有几分矜持的人,也都跟着围了过来。

  “你真的是那个小神童?”

  “我看过你的卷子,写的可真好。”

  “你怎么不去考试啊,怎么又来书院读书了。”

  同窗们议论不休,一个个脸上都格外好奇。

  一般来说,乡试过了大都是一鼓作气去考会试殿试的,若是寻常人还有考不上的风险,可这位可是应天府的第一,怎么会考不上呢。

  “想要多学学。”江芸芸笑着解释着。

  “好厉害。”娄素也惊讶说道,重新打量着他,“我也早早听闻你的神童之名,不曾想在今日见面了。”

  “不敢不敢。”江芸芸连连摆手。

  “我祖父曾说过‘学者须带性气’,我今日一见你也是如此。”娄素爽朗一笑,“江弟住在哪里,我可要跟着你一起,学学你那聪明性紧。”

  “我也要和你一起住,我们学院可以两人间的。”有人异想天开说道。

  “我可以打地铺啊。”

  “我也可以啊。”

  江芸芸还没说话,顾幺儿先不高兴了:“我要和他一起的,你们不能抢。”

  “我要一个人睡,我觉浅,两个人睡不惯。”江芸芸解释着,顺手把活跃的顾幺儿按下。

  娄素看得直笑:“幺儿可真有意思。”

  “娄兄可是开始科举了?”江芸芸好奇问道。

  娄素摇头。

  “我祖父年少时,有志于圣学,一直与我说,若是读书之事应付科举,学问便不可能学好,要在读书中达成‘心身之学’的顿悟。”他笑说着,“我就想先好好读书。”

  江芸芸连连点头,表示理解。

  “可读书不就是为了科举吗?”有人不解问道,“什么心身之学,听着就很深奥。”

  “要是不科举,矜于名声,如何为民做事,格物致知。”也有人不赞同。

  娄素认真说道:“才不是,是真正的修养自己,才能做你想做的,你的科举,你的为民做事,我祖父说的,不会有错的。”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