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410

p; 等人走远了,朱佑樘连忙对萧敬说道:“刘老师稳重,李阁老博学,谢阁老善谈,你都让人去问问,明日一大早给我答案。”

  他想了想又说道:“刘尚书为兵部之首,也去问问。”

  萧敬哎了一声,一脸严肃走了。

  所以等江芸芸和刘大夏聊了一个多时辰,眼瞧着天都要黑了,就准备从刘家出门时,和这个传话的小黄门不期而遇。

  刘大夏一听这么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想也不想就去看江芸芸。

  悄悄溜到门口的江芸芸一看不对劲,头也不回就跑了。

  第四百零三章

  朱厚照是个执拗的小孩, 天还没亮就去敲门,好不容易他爹给出了四个答案,可他一个也不满意,甚至反驳地振振有词, 朱佑樘说不过了, 只好找了个借口把人赶走了。

  朱厚照开始满地乱窜, 书也不读了, 马也不骑了,弓也不拉了。

  ——他想知道江芸到底在想什么!

  “非打不可自然是那些蛮人侵犯了□□威严, 要狠狠教训他们, 那些人都是流窜之人,打下之后也没什么解决办法。”

  ——那不是白打仗了。

  “没有非打不可的战争,打仗要考虑朝廷开支, 不可铺张无度, 但是打下后要仔细经营, 若是听之任之, 势必事倍功半。”

  ——如果没有非打不可的战, 那这几年边境一直打的仗算什么啊?

  “若是真的非打不可自然是要一击必中, 倾全部之力,被俘虏的人和财也要妥善安置。”

  ——说了这么多说, 也没说什么情况下是非打不可。

  “若是侵害百姓,骚扰边境自然是非打不可,至于战后如何安置, 安抚百姓,抚恤士兵都是必不可免得。”

  ——说的好像有点对, 但好像不是江芸的意思。

  太子殿下背着小手在宫内乱走, 后面跟着一长串的小黄门, 脑子里乱七八糟的,他一晚上没睡,一闭上眼都是临走前,江芸那个恍惚不解的怅然之色。

  他特别喜欢江芸。

  可江芸好像不喜欢他,对小毛驴都比对他好。

  朱厚照想,我要是知道他在想什么,他肯定就喜欢我了,所以他站在荷花池边上,看着盛开的荷花,惆怅说道:“到底什么是打仗啊?”

  早已凭借本事悄悄回到太子身边的刘瑾借机说道:“殿下以后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朱厚照眨了眨眼。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刘瑾和颜悦色,“长大了去外面看看,就能知道了。”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朱厚照盯着小蜻蜓,突然恍然大悟。

  刘瑾露出得意的笑来:“不如现在先去读……”

  “行,那我现在就搬去和江芸住。”自认为早已长大的太子殿下想一出是一出,以手击掌,跳下回头,突发奇想。

  刘瑾不笑了,所有人都大惊失色,慌乱中,急急忙忙追了上去。

  太子殿下在廊下飞快地跑着,满脸笑意,衣袂翻飞,身后的长随们慌慌张张,夏日的荷花也跟着颤颤巍巍地随风而动,被惊动的小蜻蜓躲在荷花后,看着热热闹闹离开的一群人。

  —— ——

  京营的改革很快就抬上议程,三千营内部先进行调动,这次被革除的人都会得到一笔遣散费回到自己的卫所。

  有人欢喜有人哭,也不是有人都想要留在京城的,但也有人很想留在京城有个发展,一时间三大营都热闹起来了,三千营日日都有人去找主官。

  顾溥日日蹲在大营里做思想工作。

  朱晖脚底抹油,跑了。

  就连顾仕隆也被迫被拉倒军营里开始处理文书案牍。

  因为到底革除谁是三千营自己的事情,所以底下的人也开始到处走动,整个京城在短暂的安静后,再一次热闹起来。

  内阁的江芸芸捧着浙江送来的折子,故作无意地说道:“嘉兴现在都步入正轨了,我们在京城的可不能落后啊。”

  刘健年纪大了,折子拿得远远地,还得眯起眼,才能看清这些密密麻麻的字。

  江芸芸热情说道:“我给您念一下。”

  刘健想也不想直接原地给折子换了个位置,后脑勺对着她。

  江芸芸失落叹气。

  “直说吧。”刘健看完之后,折子一收,面无表情问道。

  江芸芸直接掏出两个厚厚的折子。

  “下官这几个月走访了京郊还有几个县,惊讶发现皇城脚下,土地清丈竟然还未开始,下官真是痛心疾首……”

  刘健揉了揉眼睛,嘲笑着:“我就说我们肤白貌美的小状元怎么这几日突然黑了。”

  江芸芸不为所动,继续慷慨激昂发挥着:“如今各地对此事态度褒贬不一,要是我们京城不打个样,南京和十三省如何跟着我们一起进步!”

  “皇庄……”刘健刚开了个口,江芸芸立马把话头接了过去,义愤填膺。

&ems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