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默契参考附加试

  “第一次附加试消息的公布只比考试期限提前了没几个月时间,对于书院学子而言其实本身就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只要别考的太难看,就都还能接受。”

  反正对于这个附加试后期产生的催化作用,效益不在现在,而在不远的将来。

  所以对于这第一次附加试,朱厚炜对书院那二三十号考生还是展示了足够的包容的。

  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书院的考生要是真考不好,跟他俩出题的时候根本不顾考生死活也有一定关系。

  难度是控制了,但跟题量以及考试时间那么一搭配......

  呵呵,主打就是一个怀疑人生教你做人。

  所以朱厚炜相当理解考生们,对这次考试结果的心态放的那是相当平稳。

  理解万岁嘛,自己能理解考生们,考生们应该也能理解他们俩的吧?

  应该......吧......

  反正不管怎么样,题都出完了,你们就受着吧。

  成长总是多磨砺,你们在书院那小温室待了那么些年也该感受感受社会险恶了难道不是吗?

  朱厚炜心中坏笑,但考生们此时却是全然不知后续会有多大的坑在等待着他们。

  坎坎坷坷的渡过了原本会试的全过程后,许多人的脸上都没有什么好表情。

  显然,这一次对许多人而言,发挥可能并不出众。

  原因很简单。

  做文章,即便是八股这种框架给你框死的玩意,也是能呈现出一个人的文风之类的。

  而押题、压出卷人,也便成了每一次考试许多考生以及教书先生最喜欢干的事。

  这就是考场之外的投机之处。

  就像一样水平的文章,你写的温润如玉他写的锋芒毕露,而此次主考的考官则是一个儒雅奇男子,那么请问你的文章和对方的文章谁的更容易被看中?

  文学,是没有绝对的客观的,毕竟人是种感情生物作为感情生物不可避免就会有喜好的偏向。

  这也是压文风这种离谱操作能久盛不衰到原因。

  因为真会有狗屎运的人凭借考官文风喜好这一点上逆天改命的。

  但这一次,所有抱着这种心思的人,考前所有的分析、刻意模仿学习文风的操作,都成了笑话。

  因为,这次被任命的主考官是一个他们永远都想不到的,来自兵部的头部大佬!

  你堂堂兵部头子,来负责礼部主管的科举大试?

  这不是阴沟里蹦出个棉花球嘛!

  能不能务正业一点!

  其实,马文升的粉丝之前还是挺多了,再怎么说当初也是弘治三君子,名头那还是响当当的。

  但名声再大,研究你的文章对他们考科举没有丝毫帮助,那别人也没多少心思鸟你的。

  本来就寒窗苦读快要给自己整麻了,还抽空多多多别的调养情操?

  呸!有那时间去喝花酒他不香吗!

  虽然喝花酒时,大家也爱吹牛波一拽点文学兴致来了还丫的竞相作诗助兴,但那是休闲时的潇洒,跟读书的死任务是不一样的。

  就像一般人读书时,看到课本上试卷上的文章那眉头皱起来能夹死苍蝇。

  但要是在某音上刷到呢?

  雅,简直是太雅了。

  恨不得邀友共赏。

  没办法,同样的文章出现的场景不同就是这么的大。

  即便再热爱的人,爱好变成了工作之后在某些时候也会受到一万暴击。

  更何况,老马同志有名归有名,但还没有有名到文章被天下仕林学子热爱的地步。

  所以这次的考试,除了某些真的本事很硬的不屑所谓压考官、压文风做法之人外,所有人都无奈急了。

  老马出题,多少也会受点职位影响,那出的在科举范畴内不是一般的偏,考场中骂娘崩溃了的也不止一两个。

  考完出考场吗,一个个那叫一个萎靡,眼神黯淡,感觉都快要没了人气。

  但好像,又存着最后一口气。

  因为......

  数日后,还有一场附加试!

  可以说,附加试规则出来之后,大部分学子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考前那几个月琢磨过数理化这类东西。

  毕竟学了那么多年八股,短期进步基本无望他们清楚的很,不如在保持手感的同时看看这新的东西,或许到最后还能狗运借此扭转乾坤呢。

  谁曾想,一语成谶。

  现在可能真要押宝在附加试上来逆天改命了!

  离开考场的考生们,行色匆匆,焦急忙慌的赶回来住所休息调整。

  在休息恢复这一整场科举巨大消耗的同时,也不忘临时抱佛脚开始生啃“新学”的种种知识点。

  华夏自古便有浓厚的数学研究基础,还有着炼丹道士和工匠手艺人提供物化推进,虽然天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