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
水岚和菱儿出来,而晚膳几乎上齐了天香楼的招牌与时令菜式。招牌如金齑玉鲙、水晶脯、如意卷,时令如鲜鲥鱼、清蒸蟹、苏叶汤,鲜果如柿子石榴、枣栗葡萄等,林林总总摆了一大桌子。
节日里的吃食往往只是给热闹的氛围做陪衬,徐复祯只每样尝了一些,又喝了半盏丹桂酒,饱腹感便随着酒意升腾起来。
她搁下玉箸走到窗台边上,正赶上外面灯火荧辉,月色花光泫然入目,仙庭一般的景象。
徐复祯久病乍醒,记忆里又是跟外界脱节了许久的,因此看什么都带几分好奇。她眺望了片刻街道上的如云绣幕,又低头看近处的风景。
楼下是天香楼的门口,各路香车锦辔迎来送往,人潮如织般地热闹。
而窗户下面应景似的种着一株高大的月桂,枝叶直伸到窗台下来,开着细黄芳馥的桂花,一蓬一蓬的,香味引着人往外探。
她微微探出身去,将桂枝往里头一拉,下面被枝叶盖住的景象便呈入了眼前。
徐复祯本是不经意地一扫,眼神却略定了定。
下面都是进出天香楼的宾客,身上的绫罗锦衣在灯下闪着润泽的光,像行走的花灯一样耀眼。只有两个人是不动的,在树下站着交谈。
其中一个人穿着深青色的缎袍,虽是深色的衣裳,又站在树影下,却掩不住那周身的光华,一下子攫住了徐复祯的目光。
她统共没见过他两次,又是在黑灯暗室里,因此凝神看了片刻才认出他来。
徐复祯高兴地回头朝水岚招手:“水岚,快来看。”
水岚正夹着一片鱼脍送进口中,听到徐复祯的呼唤,连筷子都没放下便凑了上来。
“怎么了小姐?”
“看霍大人。”
徐复祯眼神亮晶晶的。
水岚往外一瞧,下面宾客络绎不绝,她努力地辨认着,没发现哪里有霍巡的身影。“哪有霍大人?”
徐复祯急了,只好伸手虚虚朝着树下的方向一指:“在那里呀。”
站在树下的霍巡似有感应地抬头望过来。
他的眼眸黑得像化不开的浓墨,门口悬着的红纱灯笼落在清透幽深的眼底,像映着一轮璀璨的彤月。
他在看她。
“原来他心里早有一轮明月,别的女子是再入不了眼了。”
徐复祯脑海中没来由地响起一句话。她心神微怔,拉着桂枝的手无意识地松开,那蓬勃的枝叶摇摇摆摆地弹回去,断开了她的视线。
徐复祯心中回想着那句话的出处,却怎么也想不起是谁说的,又是说谁的。
“哪里啊?”水岚还在努力地寻找。
徐复祯回过神来,重新拉开那枝桂叶,那树下的人却已经离开了。
“走掉了。”她有些失望。
桌席上锦英正在和菱儿聊得热火朝天。她们一直在宫外,又不用关在宅门里,对京城各处的景致是如数家珍。
“小姐,”菱儿对徐复祯道,“一会儿我们去街上逛一逛吧?外面的花灯很好看的。”
徐复祯有些没精打采地说道:“我们还是回府里祭月吧?我有点儿累。”
锦英连忙道:“那我们就回去吧。小姐大病初愈,外面又凉,还是不要折腾了。”
她唤来堂倌下去备马车。
那堂倌下去不多时,包厢的门又敲响了。
“这么快?”水岚讶异地过去拉开门,“霍、霍大人?”
徐复祯循声往门外望去,见霍巡就站在门口。
她统共就见过他两回,1回 他穿着绯红色的官服,有种令人不敢亲近的冷然,这次穿着深青色的常服,反倒褪去了那冷峻,带出几分温雅的亲和来。
“帮我问一下你们小姐要不要去御街看看花灯?”
他的话虽是对着水岚说的,眼睛却看着徐复祯,轻轻地挑了一下眉尾。
徐复祯还没开口,锦英先道:“小姐不舒服,我们打算回去了。”
霍巡便道:“我正好要回去,那就顺路送送徐姑娘吧。”
这时堂倌已经在门口备好了马车,正好走上来给锦英回话。
锦英也不好再推拒,只好由着霍巡跟她们一道回去。
路上,徐复祯和锦英水岚两人坐在马车里。她掀开一线侧帘往外看,正好见霍巡和菱儿在前面骑着马并行,两人低声说着话。
徐复祯醒来的时候是不认得菱儿的,不过菱儿个性率直可爱,倒是跟她合得来,颇有些一见如故的感觉。
她问水岚:“菱儿跟霍大人很熟吗?”
水岚看了锦英一眼,锦英便答道:“菱儿跟谁不熟?”
徐复祯一想也是,她有些羡慕起菱儿那不拘小节的个性来。她每每见到霍巡,就有些莫名的紧张,可是没见到他的时候,又忍不住去想他。
真是奇怪,当初他向她表白的时候,她也没有那么多辗转反侧的心绪。
马车在徐府门口停下。徐复祯掀开车帘,见霍巡已经站在一旁朝她伸出手,她下意识把手搭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