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

  苻晔面无表情,秀美的眉头居然微蹙出一些阴戾之气,道:“或许吧。不过你应该是看不到了。”

  桓王说着起身出去,外头艳阳高照,早有内官撑着日月星纹的金色华盖为他遮挡烈日,看他这气派仪仗,哪里像个王爷。

  这就是个小皇帝吧!

  苻晔回到宫里,便将此事写了奏折呈报给苻煌,谁知道奏折还没写好,就见在隔壁昌庆宫午休的谢相急匆匆赶来,说:“陛下带亲卫离了大部队,先赴虎谷关前线了。”

  苻晔半天没说话,倒是比从前沉得住气,点头说:“知道了。”

  秦内监紧张的一天都没吃饭,人都苍老了许多,时常出神。

  苻晔也紧张,但他如今不想叫旁人看出来了。

  春朝堂日夜都有官员进出,关于何彦等人的审理也很快有了结果,他重新写了一份审理结果的奏报,又叫秘书省撰写了通报发往各州,不知不觉天色已黑。

  等到晚上十点以后,终于都安静下来。他吃了宵夜,草草洗漱了一下,凌晨时分便躺下来了。

  这一躺下,倒是睡不着了。

  只想这虎谷关千里远,此时不知道已经是什么情形。

  这第一战,很重要。

  苻煌的压力要远比黄天意大。

  真不敢想象他在如此高压之下能不能顶得住。

  他昏昏沉沉不知道到了几点才睡着。断断续续做了许多噩梦。

  他一会在京中,一会在战场上,噩梦做得他浑身寒津津的,醒了又睡,睡了又醒。

  到了第二天,整个人都有些恍惚,只能让自己忙起来。

  但心慌了,总是惴惴不安,偶尔有几个瞬间,像是心头突然浮起不可抑制的酸楚,会在那一瞬间很想哭。

  他都忍住了。

  但奏报迟迟没来。

  这一夜苻晔便睡不着了。

  但他知道不光他睡不着,恐怕谢相他们也都睡不着。

  整个京城乃至于整个大周的人,恐怕都在等着这一仗的结果。

  这一日外头下起雨来了。

  电闪雷鸣,乌云密布,房间里暗沉沉的,白日里都要点上蜡烛。哗啦啦啦的雨从屋檐上流下来,整个青元宫都寂静的可怕,没有一个人说话。

  苻晔办完公务,将苻煌的大氅裹在身上,靠在睡榻上沉思。

  恍恍惚惚听见外头有脚步声传来,心里像过电一样,一抽一抽的,猛地从榻上坐起来,掀开红罗帐往外看,就听见外头秦内监在喊:“王爷,王爷!”

  他见秦内监闯进来,走的太快,一个踉跄,差点倒在地上,好在双福在门口,手脚很快,一把将他扶住了。

  秦内监还没说话,苻晔的手就先抖了起来。

  然后听见秦内监全身湿淋淋的,举着手里的奏报笑着喊:“捷报,捷报,房州大捷!房州被陛下收回来了!”

  苻晔:“!!”

  他只感觉一口气突然涌上来,像是酸的软的沉的,瞬间喜极而泣,赶紧伸手。

  秦内监将奏报递给他,苻晔取开细看,等看完了,重重躺在榻上,那眼泪哗哗的,却像是流不尽似的。

  他愿天下太平,以后最好再也不要战乱了。

  如今的大周太需要这个捷报了。

  苻晔立即起身,命人通告全境。

  京城的人先得到了消息,从早市开始一点点传开,那下了一两天的大雨也奇迹般地停了,等到日头高挂的时刻,整个京城都欢欣鼓舞,沸腾了!

  第 62 章 老公成了一代雄主!……

  京郊福华寺。

  因为刚下了两天的大雨, 此刻山林里都是薄雾,这里是佛门净地,如今又有太后在此斋戒祝祷, 因此比往日还要寂静。

  此刻却有宫廷内官举着信穿过一个又一个庭院, 嘴里高喊:“房州大捷, 房州大捷!”

  孙宫正正在陪太后念经, 隔着几道院门隐约听见内官的呼喊声, 立即从地上起身。

  太后也听见了,她此刻一身缁衣, 发髻上除了一根木簪子再没有一点修饰,面容憔悴瘦削, 眼睛却亮了。

  孙宫正立即拉开木门, 就见院门口的女官接了信件快步呈了上来。

  孙宫正接过了,激动地递给了太后。

  太后跪得久了,这一起身, 便又跌坐在蒲团上。

  “太后……”

  “你帮我看看,快。”太后催促道。

  孙宫正立即取出信件看了一眼, 欣喜地说:“桓王来信, 陛下收回了房州,如今大军也到了, 随陛下直往原州去了!”

  她眼中含泪,看着太后,太后坐在蒲团上,手里的佛珠垂在地上:“好……好。”

  孙宫正道:“娘娘诚心感动神佛了。”

  太后又跪好了,对着佛像叩拜。孙宫正也跟着拜了几下,便见福华寺的住持等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