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
是艄公,几天后就成了家中拥有两进院落的独子,身边还莫名其妙来了一堆富贵友人,三天两头约他出门,不出门就是不给他们的面子。他应付那些人已经很疲惫,以至于他都忘了刘水丰提过的荒唐事,以为刘水丰只是开玩笑,因为后来卖船的银子他得了的。
卖船这件事,是两家商量好了再告知的他。温云起回头去看,发现这其中有疑点。
比如刘家根本就拿不出近三十两银子。
刘水丰见表哥不说话,猜到了他不乐意,也觉得不能让这关系僵了,于是转而说起定亲的事。
年轻人说到成亲,有些羞涩又很期待,刘水丰说了半天没听表哥接茬,忍不住问:“川表哥,你比我还大一岁,就不急吗?”
家中老大都还没有谈婚论嫁,哪里轮得到姜大川?
“婚姻大事讲究父母之命。我天天在水上摇船,累得跟孙子似的,哪有空想这些?”温云起意有所指,“大哥的婚事都还没定呢,哪里轮得上我?”
提及姜富海那话本子里才有的身世,刘大丰真的是特别羡慕,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突然就变得特别富裕,若不是两家关系好,他又知道这件事情再奢望也不可能落他头上,不然,真的要心生嫉妒了。
“大哥命真好。”
温云起颔首:“是啊!要说长得像,他比我更像爹啊,怎么这何老爷的儿子就是他呢?话说,你们俩也挺像的。”
第87章 真公子的弟弟
温云起说完那句话就睡了。
刘水丰继续睡不着, 翻来覆去半宿。
快天亮时,温云起醒了,不是他不想睡懒觉,而是姜大川这些年都习惯了早睡早起, 这时候拿着桨去码头上运客, 刚好能送那些去镇上和城里卖菜的农户。
换做姜大川在此, 昨晚和家里人闹了不愉快, 他也不会懈怠, 还会起更早。
温云起拿着桨要走, 姜母撵了出来:“大川,带上两个馍。”
“我不想吃冷的,一会儿去吃碗汤面。”温云起说完这话,摆摆手就走了。
他出门太早,姜母也没有要为儿子准备早饭的自觉, 馍馍还是昨夜蒸的, 确实是凉的。
温云起都走了好远,还能察觉到身后姜母的目光。
姜大川在这一条水路上跑了多年,知道许多小技巧,温云起跑了半早上,就得了一百多个铜板,这真的不少, 照这个速度, 三天就能得一两银子。
事实上,姜大川除了买船, 还有十多两的积蓄,师父愿意把船便宜卖给他之前,姜大川已经老老实实交了好几年的租金……那至少是一艘船一半的收入。
船属于自己, 不用再给人交租金,衙门那边收的税金不高,一个月的收入至少能翻倍,所以,姜大川做梦都想买船,买下船后才会那样高兴。
姜大川此人厚道,平时乐于助人,艄公好多都不愿意帮客人搬货,但姜大川遇上老弱妇儒,都是能帮则帮。
这样的经历对于温云起而言,特别新奇。
早上一碗汤面,跑了半天,温云起又有点饿,他到了姜家所在的镇子上靠了岸,恰巧所有的客人都在此处下船,他干脆跑到镇上要了半斤酱牛肉,又要了二两黄酒。
这酒不醉人,喝了暖身。
吃到一半,边上坐下来个人,正是刘水丰。
温云起侧头看他:“表弟,你怎么在这儿?”
刘水丰看见桌上的酱牛肉,难得的没有露出想吃的意思,他有些失魂落魄,整个人像是霜打了的茄子。
听到温云起的问话后也没什么反应,又过了一会儿,他左右看了看,低声道:“川表哥,你有没有发现你爹和我娘经常凑一起?”
温云起心中一动。
姜大川从十二岁起就早出晚归,也就农忙的时候才会在家待几天,平时和江家夫妻相处的时间少……这也是他面对偏心的爹娘时说服自己的理由。
他都没在家里孝敬爹娘,爹娘不喜欢他也正常。
直到后来,姜大川一家子搬到城里,他才偶然之间听说了一些事。
“没有。”
温云起为了听故事,还让店家拿了一双筷子,又打了半斤酒给刘水丰。
刘水丰确实饿了,也不客气,狠狠咬了一块肉,又喝了一口酒,才道:“我大哥的岳母今日生辰,早就说好了要带着大嫂回娘家。他们一大早就走了,我昨晚睡不着,等我起身,爹也走了。姑姑在厨房里做饭,我原是想自己去屋檐下取水盆洗脸,可……”
他抹了一把脸,“听到你爹和我娘在吵架。”
温云起颔首:“说什么了?”
“说……”刘水丰看着他,“姑姑和姑父养大了那个富贵老爷的孩子,等到大表哥认祖归宗,你们家会得到一大笔酬劳。到时你肯定不用摇船了,跟着进城去做富家公子就行。”
温云起皱眉:“我没听说过。昨天我看到那个老爷,他说让我有事就上门去求,意思是可以给我一些财力上的帮助,当时爹娘还拒绝了。”
“不管你们要不要,人家肯定会给的。”刘水丰说到这里,脾气有些暴躁,“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他们……”
他似乎有些难以启齿,狠狠灌了一口酒,心不在焉地又塞了几大块肉。
半斤肉温云起已经吃了一半,剩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