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



  所以李元昊离不得兴庆府,也不敢离开兴庆府。

  只是恐怕老谋深算的李元昊也没有想到,委哥宁令不仅败了,还败得那么惨。

  比自己捡钱更开心的事当然是看到对手哗啦啦爆金币。

  但一想到对手爆完金币后被打的就会轮到自己,欢喜的情绪便变得浅薄。

  于是耶律宗真不免挑剔起了儿子。

  都二十多岁的人了,比宋国那个赵昕足足年长六岁,怎么还无人家一半谋略与胆识。

  辽宋素来并称,他如今却要输在儿子上了吗?

  但一想到李元昊如今还活着的两个儿子一个已经跪地称臣,另一个还是垂髫稚子,心气方才稍平。

  好在自己的儿子还能够使唤。

  耶律宗真想了想,从桌案上抽出另一份情报,示意内侍拿过去。

  耶律洪基老实接过,然后在看到情报上那句“宋人新制神秘火炮,百步之内,人马俱碎”后瞳孔瞬间因震惊极而致扩大。

  “陛,陛下……此事,此事可是真的?”

  耶律洪基不仅声音在抖,拿着情报的手也在剧烈地抖动。

  早知宋国能工巧匠多,但也没想到会多到这个地步啊。

  原先的虎尊炮就够让人心惊胆战了,怎么还制出来如此重炮?

  他也是被严格教育过的,知晓历来中原王朝吊着草原打的主因并不是人多势众,组织严密统一,而是兵器上存在代差。

  汉是铁器,唐是重甲,如今轮到火炮了吗?

  巨大的恐惧开始攫夺他的冷静。

  耶律宗真狠狠瞪了儿子一眼。

  他就是看不得儿子这个惊慌失措的样子。

  耶律洪基像是被浇了一盆凉水,赶紧老实站好,就听到父亲的大声训斥:“没出息,那宋国的赵昕能让人制出火炮来,你是我的长子,怎么连面对的勇气都没有。”

  “臣知错。”

  见耶律洪基这副老实不争辩的模样,耶律宗真反而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厉声呵斥:“知错有什么用!你对寡人说说,可有想出破局之法?”

  耶律洪基感觉嘴里有苦味了。

  这么大的事,是能一下就想出来的吗?

  耶律宗真却在此时快步走下御案,到耶律洪基跟前说道:“中原人说,师有事,则弟子服其劳。如今君父有忧,你为人臣,为人子当做什么?”

  这是送分题,耶律洪基不假思索答道:“臣自当为君父分忧。”

  “那你想如何分忧呢?”耶律宗真循循善诱。

  耶律洪基想了一会后说道:“宋人虽不乏勇悍者,但东京城里宋官家向来怯懦。陛下可派遣使者,以出兵进攻幽燕作为威慑,料宋官家不敢不从。”又福至心灵加了一句,“臣如今忝为兵马大元帅,愿亲自领兵出征,为陛下分忧。”

  耶律宗真脸上终于露出些赞许的笑容来,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道:“不愧是我耶律家的男儿,果然有担当。

  “本朝绝不能坐视西夏为宋所灭,所以使者肯定要遣,大军也可以出。

  “但所遣之使不往东京城,所出之兵也不向幽燕……”

  耶律洪基大惊,猛的抬头看向笑容变得有些阴恻恻的父亲:“陛下……”

  “去府州。”耶律宗真一脸看好戏模样地揭破了答案,“都去府州,见见那个赵昕。都说东京城里的那个赵官家怠政,国事全部交托太子,寡人倒是要看看他是不是真怠政。”

  耶律洪基悚然心惊,背上都开始冒汗了。

  唯器与名不可假人,父亲这轻轻一指,就要挑起宋国父子相斗啊。

  但这还没完。

  耶律宗真继续说道:“至于查剌你说的亲自领兵出征,寡人觉得很好。你也大了,需要去历练一二。

  “寡人听说宋国那个赵昕如今也自称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天下,只能有一个大元帅。你去,压服他,打败他,证明你才是那个真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这样寡人才好让你名正言顺地入主东宫。”

  最后一句话耶律宗真说得极轻,轻到只有父子两人能听清。

  但耶律洪基一闻此言,整个人如饮醇酒,脑袋都要热得冒烟了。

  脑子里只剩下一个想法,父亲,父亲一直在为他筹划。

  耶律洪基只能遵循本能地跪倒在地,一个头重重磕下,高声说道:“臣谢陛下信重,必不负陛下所托!”

  第124章 伐夏梁兄,救命啊!……

  时间进入腊月,远在府州的赵昕终于收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消息。

  狄青所率领的大军克服重重困难,在严寒天气与沿途数次作战导致减员近三成的情况下成功抵达了灵州城下,并通过主力攻城的方式吸引灵州城守军的注意力。

  但暗中却用上了区希范当年逮到的那批地盗,以及他们所培养出的徒子徒孙。

  这帮人的业务水平也着实够硬,仅用七天功夫就挖掘出了一条直灵州城门的地道。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