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

r />
  等着宋军依靠驿站收到了兴庆府的捷报,选择主动出击时,早有准备的他们当然跑得比辽军更快,让辽军好好当了一回挡箭牌。

  到了这一步他只需要沿途劫掠一些宋军的小城寨补充粮草,绕过沙漠回到贺兰山以西,就能东山再起,至不济还能继续抵抗,偏安一隅。

  可宋国的小太子居然和他同时到了夏州,还开出了那么高的赏格搅弄人心!

  而且不仅是他,连跟随他的兵卒都被开了赏格。

  普通兵卒一个十贯,不拘死活,就是抓活的以后家里能多出一个奴隶。

  他此行连民夫算在一块也不过十二万人,粗略算下来不过一百二十万贯,是富庶的宋国完全能够承受的。

  所以几天路跑下来,跟随他的人是越来越少,都是跟不上急行军,落队后被掠走了。

  胆子大的牧民甚至会纠结成群专门袭击他们的伤病营抢人。

  牧民们也不傻,知道这种情况下还能有治疗的一定是西夏的大官,得到的赏金会更多。

  而在牧民们不断骚扰最终得手后,兵卒们开始主动离军。

  他们更不傻,过往英雄无比,带领着他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国主已经老了。

  不仅老了,连气运都开始散了。

  一支连重伤己方高官都保不住的败军之师,是不可能东山再起的。

  就算领导者是李元昊。

  与其聚集在一处成为靶子,不如悄悄溜走,这样目标小些,说不定能活下去。

  所以在撤退的第十二天,李元昊身边只剩下了不到三百人。

  他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心气了,如今唯一的念头就是逃,逃得离宋军越远越好。

  但或许是他真的气数已尽,第十三天拂晓,他被大地的震颤惊醒。

  这是大队骑兵到来的先兆……

  第134章 伐夏落幕

  对于一群忙着逃命,食物来源是宰杀力竭马匹,累到坐在马鞍上都能睡着的溃兵来说,军纪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所以此时仍旧跟在李元昊身边的三百兵卒别说是像以前一样大摆仪仗,把李元昊周遭护得铁桶也似,就是撒出哨探,防范袭击都做不到。

  多年戎马生涯,战败后被长期追杀造成的精神紧绷,加之愈发上来的年纪,让李元昊在感到大地震颤时的瞬间整个人就弹了起来,下意识抓住羊皮袄边的佩刀,冲着帐外大喊道:“浪罗,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野乜浪罗并没有第一时间入帐护卫,而是在过了一段时间后才气喘吁吁跑进来,身上还松松垮垮地披着一套只穿了一半的甲。

  进帐时见李元昊正在往身上套甲,连忙过来帮忙,同时禀报道:“陛下,宋军来了!臣已将御马牵到了帐外,请陛下速行!”

  野乜浪罗其实很想问一句宋军怎么会来得这么快的。

  他们这一路上之所以对兵卒私逃都听之任之,就是寄希望于这十几万的溃兵能够充当迷雾弹,迷惑宋军搜索的方向,迟滞宋军搜索的进度,他们好借机脱身。

  草原茫茫,他们又只剩这几百人,只要耐住性子同宋军

  兜圈子,宋军绝对因为军费粮草不济而选择放弃搜寻的。

  这是成长在草原上的他总结出来,并一直奉行不移的经验。

  但这份经验却在今日被击得粉碎,善于守城的宋军居然比最狡猾的狼还要机敏迅捷,轻而易举就找上了他们,并咬住了他们的脖子。

  但此时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

  他迅速帮李元昊穿好甲,然后将人扶上了马,命已经集结完毕的最精锐骑士护着李元昊先走。

  李元昊固然冷情自私,但看着野乜浪罗毫不犹疑去为他断后的身影却也是想拦上一拦的。

  他此时身边已经没有多少得用的人了,而野乜浪罗是最优秀忠心的那个。

  没了野乜浪罗辅佐,他的路就更难走了。

  但嵬名浪布拽住了他的马缰,先于他在马屁股上狠狠抽了一鞭。

  马儿吃痛,前蹄高高扬起,如风般蹿了出去。

  “浪布你!”

  “陛下,此非犹豫之时,莫要让野乜将军白白牺牲!”

  此时已经有穿着精良甲胄,骑着高头大马的宋军前锋掣着象征着火德的红旗踏破积雪,冲入了这个野乜浪罗前日才带人构筑的简陋营地中。

  人数少不仅意味着目标少便于藏匿,也意味着在面临危险时难以组织起足够的防御厚度。

  尤其是他们如今还处在败退中,士气低到了极点,连实力的三成都未必能发挥出来。

  羽之神勇,自是千古无二。可随着项羽冲向汉军万人大阵的二十八骑何尝不是千古无二呢。

  于是冲入营地的宋军好似猛虎扑群羊,又如飞鹰逐野兔,将手中的马槊长枪送入一个又一个刚刚惊醒,尚未来得及穿甲上马,只能像无头苍蝇一般乱撞夏军兵卒腹中。

  杀红眼的宋军前锋们犹如一把被烧红了的尖刀,毫不费力地划开了夏军这块被冻住的黄油,并用血肉作为润滑,更加欢快地向前挺进,只片刻功夫就杀了个对穿。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