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60
寻常路的女主,她们觉得非常不适,一方面想着“好怪哦,不确定,再看看”,一方面又觉得“好像也有几分道理”。
这完全可以理解,从前“你只不过失去了双腿,她却失去了爱情”红极一时,到后面“反琼瑶小说”盛行,从前的女主大义凛然地拒绝“给你一百万,离开我儿子”,到后面“卡的密码是多少?麻烦给我一份自愿赠予合同”。这都是在随时代变化的。
“这种设定,”珍妮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恐怕会引发不少争议。”
这个时代的道德观念和文学传统都在强调女性的纯洁、对家庭忠诚和感情的真挚态度,这种“打工人”“拿钱办事”的女主,在后世可能会被认为是“清醒”,引起打工人的共鸣,但肯定会与现在的社会期待有所冲突。
“我倒觉得挺酷的,”伊丽莎白则显得更为开放和接受,“毕竟,在上流社会的联姻游戏中,感情往往不是首要考量,利益才是至高无上。这可是他们真实的生存法则。”
“只是可能需要再修改一下,”她托着下巴苦苦思索了半天,才说道,“比如说,可以尝试让女主角将男主角视为恩人而非单纯的丈夫角色,加深她对男主的感激之情,尤其是对他慷慨相助的金钱,让她更加珍视这份恩情。”
也就是弱化“拿钱办事”的人设,增加“感恩的心”。虽然故事框架未变,但情感色彩会更加淳朴,也更符合当下读者的审美偏好。
这样以来,女主的家庭就得从不缺钱的中产阶级,改成缺钱的、家道中落的中产阶级了。
“这个主意不错!”珍妮听后,点头认同,“这样处理,我能接受。”
“好吧,”艾琳娜耸了耸肩。她不是一个不听劝的人,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她一个人改不了全国人的观点。
“抛开这个不说,”丽兹眨巴眨巴眼睛道,“我觉得这个故事真的很有意思!是吧,智者总能把握机遇,让生活更加精彩;而愚者,即便预知未来,也可能因贪婪而自毁前程。”
“而且这种,”珍妮也点点头道,“这种不在乎爱情,却意外赢得丈夫更多关注的设定,也非常有趣呢。”
“是啊是啊,”丽兹转而和珍妮讨论起来,“我一直觉得那些爱情故事的女主角,实在太过于在意爱情了。虽然选择一个合适的伴侣至关重要,但生活的幸福与否,远不止于此……”
在两人叽叽喳喳讨论了半天之后,又回到了“她们是怎么重生的?”的问题。
这一次,她们都表示,“果然,还是得借助命运女神的力量吧,只有女神才能让她们重活一世。”
命运女神有三位,掌控着每个凡人的命运,虽然不在十二主神的序列中,但也是正统神灵的阵营,被许多普通人所熟知。
在丽兹和珍妮的主意中,艾琳娜将重生原因改成:在前世妹妹被送入疯人院后,极力诋毁着命运女神的安排,这份深重的怨气意外地吸引了其中一位命运女神的注意。出于某种慈悲或好奇,这位女神决定赐予妹妹一个机会,让她带着记忆回到那个她认为能够改变命运的关键时刻。
但另外两位命运女神似乎也对这场游戏产生了兴趣,她们悄无声息地介入,将这份恩赐意外地扩展到了姐姐身上,于是,便有了这对姐妹同时重生的开头情节。
尽管艾琳娜起初觉得这段重生设定略显冗长复杂,更倾向于一种更为简洁直接的呈现方式——比如简单的祈祷后获得女神的眷顾,不过看在珍妮和丽兹的强烈争取下,她只好将其保留下来。
“所以,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吧,”珍妮最后总结道。
第153章 情节剧
经过姐妹们的梳理, 艾琳娜最终的成品和一开始的想法有了相当大的差距,就拿书名来说,她原本恶作剧似的取名为《互换人生后, 妹妹后悔莫及》之类的书名, 但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丽兹和珍妮的强烈反对。
“一般书名都是用主角的名字,和事情所发生的名字,”伊丽莎白努力地想起一个像样的名字, 让艾琳娜放弃那个可怕的书名,“不然就用姐姐的名字好了。”
“但是妹妹其实也算是一部分主角吧,”珍妮特思考道,“或者用那种……比较有主题词的名字,比如说《命运与抉择》,《交换人生》之类的也不错。”
艾琳娜叹了口气,“我还是觉得之前那个文名更有意思。”
“听起来像是什么耸人听闻的新闻, ”珍妮皱紧眉头, “不过确实, 这个名字的话,我还挺好奇它的内容。”
“但是, 这听起来也太不优雅了,”丽兹眼见自己的同盟沦陷, 立马反对道, “太直白了!”
于是,艾琳娜只好选择了珍妮所提供的, 非常优雅的《命运与抉择》, 老实说,这名字还挺有世界名著的感觉, 只可惜是挂羊头卖狗肉。
确定大纲和书名之后,艾琳娜便开始努力码字,争取能在编辑的截稿日里将它完成,因为这种小说自有其套路,也不费脑子,写起来非常顺畅。
在她沉迷书房的时候,爱德华却被他那从政的小叔叔请上了门。
这位小叔叔是坎贝尔家的第三个儿子——艾琳娜父亲的弟弟。他的哥哥们分别继承了贵族头衔和剧院经理职位,而他则步入政界,成为一名光荣的公务员。因为太想进步了,他在炎热的夏季还在卢恩顿水深火热地加班,因此今年的艾琳娜没有在乡下庄园见到他。
他住在威斯敏斯区的一栋联排别墅里,这里是卢恩顿的政治中心,国会大厦和众多政府部门都位于此,住在这里能方便参加会议和处理紧急事务。
不管是《灰姑娘》在露天音乐会的入门券,抑或是亡灵集市和亡灵游行的审批,叔叔都给予了很大的便利,这次他的邀请,主要是来夸奖侄子的。
身为政府官员,他的客厅也和坎贝尔家的客厅差异极大,墙上挂的油画都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