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一本窦娥冤,满宫都是泪。

>   而且嘴里正在骂《窦娥冤》的反派贪官。

  咬牙切齿的样子,皇帝都觉得新鲜。

  二人看到皇帝,没有天已经要黑了的觉悟。

  立即拉着皇帝讨论,按照大乾的律法,这贪官是不该抽筋扒皮。

  弄得皇帝愣是给两个妃子来了一次普法。啥兴致都憋回去了。

  最后只记得袁贵妃要把这杂剧,找戏曲班子给弄出来,在宫中上演。皇帝稀里糊涂的答应了。

  第二天乾帝就被太后叫过去了。

  “听说陛下昨晚夜宿二妃?简直荒唐,不要名声了么?”太后没好气的说道。

  皇帝叹了口气,来了一句:

  “母后,我比窦娥都冤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昨天晚上夜宿二妃到是真的,可是这一宿就普法了。啥也没干成。

  “陛下也知道窦娥?这杂剧写的真不错。你作为帝王一定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民间是不是有这样的冤情?”

  皇帝嘴里应付着,脑袋都大了。心说原来母后你也看啊。

  从太后宫里出来,皇帝边走边跟大太监元祥聊天。

  “元祥,窦娥冤是谁写的?”

  元祥伺候陛下多年,已经感受到了无明业火。赶紧小心的回答道。

  “回陛下,是顾修之写给二公主看的。后来被袁贵妃收走了。不知怎的就在宫中流传开来。”

  皇帝一听更加烦躁,这后宫原本气氛一团融合,被这窦娥弄得一个个泪眼婆娑。

  “这窦娥真的那么冤么?”皇帝随口问道。

  昨天晚上困极了,光听着骂贪官了。没听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这个问题正搔在元祥的痒处,立即说滔滔不绝开口。

  “陛下,这窦娥实在是个苦命的人,一开始她爹……”

  元祥快把故事说完了,才惊觉皇帝用奇怪的眼光看他,并且默默的伸手。

  示意他交出罪证。

  “陛下,奴婢真没看。”元祥还想抵赖。

  “哼哼……”皇帝用鼻子表示不信。

  “陛下奴婢这本抄的丑陋,袁贵妃手中的原稿,乃是顾道手书。字迹精妙……”

  元祥十分不舍的从怀中掏出书卷,试图转移陛下的注意力。

  “抠搜的,朕看完还你。”皇帝说着翻开书卷开始看。

  然后忘了上早朝。

  ……

  第二天顾道起床的时候,被袁琮拿着藤条堵在被窝里了,明显老脸有些阴沉。

  顾道为了自己屁股不遭罪,赶紧主动交代。

  “师祖千万别动手,我知道自己犯啥事。”

  顾道知道自己解释也没有用,好在关石头已经把书送来了两箱子。最近袁家喜事忙叨,他就忘了拿出来了。

  立即拆箱拿出一本亲手奉上。

  袁琮翻了两页眉毛一挑,双眼圆睁。不敢相信的摸了又摸,又对着阳光看了看。

  确认是阳版印出来的,而不是手抄出来的。

  然后一把推开顾道,把箱子打开一本本检查,竟然全是印出来的。

  爱惜的抚摸着书本,把顾道叫到身边问道。

  “如此别致的纹理,如此奇特的墨香。这不是雕版,你是怎么做到的?用了多久?”

  “目前印了一千本,四本一套,也就是二百五十套,用时不到两个月。”顾道说道。

  啪的一声,袁琮手中的书本落在地上。不可置信的看着顾道。

  可是顾道又给了他猛烈一击。

  “这是第一本,以后技术成熟了,还会更快。”

  袁琮一屁股坐在箱子上。

  他是三朝元老,可比顾道知道这东西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书本价格下降,意味着文化传播变得容易,意味着天下第一书坊,以后不在江南。

  “成本几何?”袁琮赶紧问道。

  顾道大概算过。如果所有成本都摊入这本书的话。一本大概是二两银子。

  所以他伸出两根手指。

  “二十两,便宜,太便宜了。这比江南书坊的便宜两倍还多。”袁琮说到。

  顾道差点没噎死,二十两的成本还便宜?

  我说的是二两啊。

  一想也正常,毕竟师祖不会理解活字,不会理解重复利用这个概念。

  而且以后印刷基本上就是人工成本,铅活字需要补充不会太多。

  如果再印这样的书,以千本为计算,一本可能成本都不足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