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又一朵盛世白莲花!

  老夫人看着跪在地上的二孙女,目光中透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失望。

  平日里,自己确实喜欢大孙女一些,可她自认为,对其他孙女的教养也从未有过丝毫的懈怠。

  无论是教导她们礼仪规范,还是培养她们的品德,都是一视同仁,尽心尽力,从未厚此薄彼。

  今日发生的事,自己早就知道了来龙去脉,她本以为二孙女素素在被叫来之后,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可谁知,素素却一味地避重就轻,说起话来支支吾吾。

  总是试图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错,更没有一丝一毫的悔意。

  三夫人王氏贯会察言观色,看到老夫人此时的神情,加上进来时,看到温慧婉在这里,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刚刚女儿一番推脱狡辩的话,在平日里没什么,在今日可是大错特错了。

  想到此处,王氏便也跪在地上,“婆母,素素年纪尚幼,不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全怪我这个做母亲的,没有尽到教导之责。

  她今日对长姐做出如此不敬之事,儿媳实在痛心又自责,您要打要罚,儿媳妇绝无半句怨言,只求婆母保重身体,千万别因为此事而气坏了身子啊!”

  一旁温慧婉,看的津津起劲。

  心中鄙夷道:又一朵盛世白莲花!瞧瞧这母女俩,这路数,简直如出一辙,一样的矫揉造作。

  老夫人听了三儿媳的话,气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就是老三媳妇,这个故作娇柔、扭捏的姿态,教坏了素素!

  好好的一个当家夫人,竟学那些不入流的手段,丝毫没有大家闺秀的端庄,还小家子气,愿意贪小便宜,如今连孙女都被她养成了这副德行!

  看着地下跪着的人,老夫人刚要说什么,温慧婉的母亲周氏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周氏的目光先是迅速的扫过了女儿,看到女儿好端端的站在那里时,她那颗一直悬着的心,才稍稍落定下来。

  周氏轻轻舒了一口气,然后赶忙上前向婆母问安。

  看到大儿媳周氏来了,老夫人出声道:“老大媳妇,坐吧。”

  温慧婉的母亲周氏,原本正在花厅,处理府中琐事。

  这时,一名下人神色慌张跑来禀报,说是小姐院子里的人和二小姐带来的人,不知双方为何起了争执打起来了,还砸了小姐的院子。

  现下,闹事的人已经被方嬷嬷带到了松涛院中。

  听闻此言,侯夫人周氏手中的茶,险些没端住,当下便急急忙忙的往松涛院赶来。

  女儿刚从鬼门关走一遭,身子如今还未养好,就被人砸了院子。

  更让周氏揪心的是,下人回禀时,说两边的人都受了伤。

  一路上,周氏的心始终紧紧揪着,唯恐自己的女儿再有什么闪失。

  周氏坐下后,温慧婉走了过去,站到了母亲的身边。

  看着母亲关切的神情,向着母亲微微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没事。

  侯夫人周氏伸手握住了女儿的手,眼睛看向了跪在地上的人,未再言语。

  老夫人出声道:“今日这事,为何闹得这般沸沸扬扬,谁来给我讲讲清楚!”

  其实老夫人心里,其实跟明镜儿似的,对整件事的前因后果已然明了,但正所谓做戏做全套,未免落人口舌,必得重新询问一番。

  温慧婉听到祖母问话,便柔声说道:“祖母容禀,二妹妹近些年,陆陆续续从婉儿这里借走了不少物件,但从来未归还过。

  婉儿今日去二妹妹那,二妹妹通情达理,一听婉儿提起,就同意月冬核对账目,之后我还同儿妹妹一起与给三婶婶请了安。

  请安后,月冬将东西装箱收拾好,我便让丫鬟婆子们将东西带了回去,这些都是二妹妹知道的。

  至于后来,二妹妹为什么去砸我院子的门,打伤我院子的人,婉儿就不得而知了。”

  温慧素听闻温慧婉如此说,已经平息下去的怒火又涌上来。

  什么叫倒打一耙,这不就是了,从前怎么不知道温慧婉有这般本事!

  可是在祖母面前,她也不敢过于造次,否则定会惹祖母不快,到时只怕讨不到半点好处。

  于是强忍着心中的怒气,压低嗓音道:“大姐姐哪里的话,大姐姐之前是送给过妹妹一些东西,可咱们姐妹之间互赠东西本就是再平常不过,哪里还要有归还的道理?

  再说了,妹妹也送给过姐姐东西,但从没想过让姐姐归还。

  都是一家人,如此斤斤计较,岂不显得太生分了?”

  温慧婉听温慧素说完,神色没有丝毫变化,只是冲着月冬道:“月冬,把账册拿来。”

  月冬手中拿着账册,递给了温慧婉。

  温慧婉接过后,又递给了老夫人,“祖母请看”。

  看老夫人接过了账本,温慧婉继续柔声道:“二妹妹说的对,都是一家人,原不应计较。

  但是这些年来,二妹妹从姐姐这里借的东西,金额竟然达到了三千多两。

  正因为是自家姐妹,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