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朕乃天下之主,必当以天下为公,各族皆为朕之子民,若…

  这帮人,莫不是……被昨夜的那一场「祥瑞之光」也吓到了?

  毕竟,就见他们自己看了,都胆战心惊,无比庆幸这是自己家的东西,匈奴人怕了也正常。

  但也保不准这帮人是在假意投诚!

  陌刀、马刀皆是他们大秦精良的兵器,烟火更是军事机密之物。

  虽然他们现在口口声声说愿意为大秦效力,愿意出兵攻打月氏、东胡,但谁能保证,他们一旦将这些东西拿到手,回到匈奴之地后不会立即反水?

  况且他们本就以骑射剽悍着称,若是借大秦之力强大自身,而后转头来攻打我大秦边境,那可就悔之晚矣了!

  【好好好,不愧是未来的匈奴王,这是真的很有觉悟!】

  【不过,怎么我现今为止遇到的人都这么讲得通道理呢?害得我这个拳脚啊,一点发挥的余地都没有!】

  顾绫雪笑呵呵的想着。

  嬴政听着顾绫雪的心声,面上虽然依旧保持着威严,但那双幽黑的眼眸里却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你小子,竟还想着与人动武?

  武力啊,乱世之中,欲求大一统,武力确乃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

  自商君变法以来,大秦军力日益强盛,虎狼之师,所向披靡。

  军功爵制之下,大秦子民皆以披甲执锐、建功立业为荣,士气如虹,不可阻挡。

  至于“讲道理”,用得好,那也会出现奇效。

  昔日六国合纵,意在抗秦,朕便以连横之策应对,或贿以重利,或施以威压,分化瓦解,逐个击破。

  而今,顾绫雪能以“威压”、“招降”两策,使匈奴人望而生畏之下选择了妥协、臣服,嬴政还是很满意的。

  终于,在短暂的沉默之后,嬴政的目光落在了冒顿身上,犹如能看穿人心一般,缓缓开口问道:“匈奴部落分散,各自为政,你所言,乃一己私愿,还是能够全权代表整个匈奴部落?”

  冒顿闻言,挺直了脊背,一脸正色的回答道:“我族部落虽广袤分散,但强者为尊!我自幼随父单于征战四方,习得治国理民之道,于部落之中亦颇有威望,得诸多首领与族人拥戴。”

  “今父单于年迈,力不从心,已决定传位于我,待我继任单于之位,必第一时间整合各部落之力,让整个胡族共守与大秦的盟约,绝不背弃。”

  是的,背弃不了一点。

  他可不想哪一天,还在睡梦中,信号弹与火箭弹就落到了他们的部落里!

  冒顿话音一落,文武百官们看向他的眼神也有些不对劲了。

  单于年迈,力不从心,已决定传位于你?

  所以,这传位,是自愿的?

  【啧,瞧瞧这话说的,已决定传位于我,说的跟真的似的,要不是知道历史,知道你老子想借月氏之手除掉你,你又转头射杀了你老子,我差点就要被你这演技给骗过去了。】

  顾绫雪背部轻轻贴着椅背,双手轻轻交叠放在桌上,手指轻轻摩挲的朝录薄,一副吃瓜看戏的样子。

  【好像差了点什么东西?】

  【哦,原来是瓜子啊!没有瓜子,吃瓜看戏都好像没有了仪式感!】

  【向日葵十六世纪才从美洲引入欧洲,之后才传入我国,一千七百多年啊!】

  【不行,我明年就要吃到嘴!】

  顾绫雪一边想着,一边偷偷摸摸的点开了系统任务列表,往下翻了好几下,然后就看到了葵花籽的任务——碾米机。

  【碾米机啊,简化版的行么?】

  在顾绫雪的思考中,冒顿迟疑了几秒钟,再次抬起头,开口询问道:“皇帝陛下,我曾听闻朝廷日后有意筹谋多民族共治之策,并设想有民族区域自治之制,此等胸怀,令人敬佩!”

  “我斗胆请问,倘若我胡族真心愿意回归大秦,成为这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部分,那么,我们是否还能保留胡族之名?享有区域自治之权?”

  什么!?

  多民族共治之策?区域自治!?

  文武百官们听到这话,表情各异,全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一些思想较为开放的官员们点着头,似乎从中看到了不少好处。

  他们觉得,推行区域自治之策,实为高明之举!

  朝廷可以在保持中央集权的同时,允许地方一定程度的自治,双管齐下之下,地方的反抗与动乱自可大幅消弭!

  此策之下,各族各地得以保留其独特文化与习俗,确实有助于促进文化的交融互鉴,凝聚力由此更增。

  再者,各地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灵活施政,无疑可以提高治理的适应性。

  但一些较为保守的官员则面露忧色,心中疑虑重重。

  在他们看来,实施区域自治虽然有一定的利处,但其潜在风险亦不容忽视!

  地方权力若过于大,极有可能导致地方割据。

  加之,各地政策各异,国家好不容易迎来的一统局面或将遭受冲击!

  更令他们忧心的是,自治之下,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难度势必加大,尤其在通讯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