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嬴政对基金的了解

  第二天,朝阳初升。

  苏诩早早地来到了宫中。

  大殿内,群臣已然齐聚,等待着今日的朝会。

  苏诩站立在殿中,目光坚定,心中默默构思如何向嬴政阐述他的计划。

  随着一声“上朝”。

  苏诩躬身上前,恭敬道:“陛下,有一事禀报。”

  嬴政微微颔首,“苏丞相,请讲。”

  苏诩深吸一口气,道:“昨日,微臣与诸多学者和工匠商议创建工业发展基金一事。

  旨在支持有潜力的技术项目,推动大秦的工业革命。”

  嬴政略显疑惑,问道:“基金为何物?”

  苏诩解释道:“陛下,基金是一种资金储备机制。

  由此集合资源进行投资,以支持那些具有创新潜力的项目。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分配资源,加速科技进步。”

  殿内的大臣们交头接耳,显然对这个新概念充满了兴趣和疑虑。

  终于,一名年长的大臣出列道:“苏丞相之策务实且远见卓识。

  我等愿意追随丞相,共同为大秦谋划。”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是啊,有了基金的支持。

  必能激发更多创意和技术,这对我大秦未来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嬴政听后,眼中闪过赞许之色。

  他看向苏诩,问道:“若要建此基金,需多少财力?该如何运作?”

  苏诩早有准备,答道:“陛下,基金可先由皇家拨款一部分,再鼓励商贾参与投资。

  同时,由专人负责管理,确保运作透明,资金用到实处。”

  嬴政沉思片刻,点头道:“如此甚好。

  朕决定,此基金由苏丞相全权负责,但需定期向朝廷汇报进展。”

  苏诩躬身领命,“微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就在此时,文武百官纷纷出列,表示愿意支持基金建立。

  并愿意投入资源,以示对工业发展的重视。

  苏诩望着热烈响应的众臣,心中倍感欣慰。

  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

  更是大秦朝野上下对未来的共识。

  不过在着手基金的筹备工作的时候。

  他需要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学者和工匠。

  共同商讨基金的具体运作模式和管理机制。

  同时设立一个由专业人士组成的基金管理委员会。

  负责基金的日常运营和投资决策。

  算了,这些事情等回到府邸之后再看。

  朝会结束后。

  苏诩回到府中,立即召集了一批得力幕僚,开始着手制定详细的基金计划。

  他们通宵达旦,细化每一个环节,力求面面俱到。

  两日后,基金会在一座雕梁画栋的建筑内成立。

  大秦的精英们聚集于此,研讨声此起彼伏。

  苏诩亲自指导其中,不时与来自各领域的专家交换意见。

  然而,挑战仍在继续。一天,苏诩正在研究院巡视。

  忽然一名年轻的工匠迎面走来,脸上挂满兴奋。

  “丞相,我找到了一个改进蒸汽机效率的方法!”年轻人扬声道。

  苏诩停下脚步,眼里浮现期待,“说来听听。”

  年轻工匠眉飞色舞地介绍起来:“如果我们在锅炉内部加入一种新型合金,可以提高耐压耐温性能,从而提升整体效率。”

  苏诩认真听完,点头给予鼓励,“好!你立即开始实验,所需资源尽管提出,基金会将全力支持。”

  这时,另一名幕僚急匆匆赶来,气喘吁吁地说:“丞相,外头有几位矿主前来拜会,想要商议购买蒸汽机的事宜。”

  苏诩笑意更浓,“看来我们的努力已见成效。请他们入内,细谈合作。”

  会客厅中,几位矿主与苏诩坐定,互相寒暄后,便直入主题。

  一位白发老者率先发言:“苏丞相,多亏了您的带领。

  我们才有机会接触到如此先进的技术,不知您这蒸汽机售卖条件如何?”

  苏诩微微一笑,道:“诸位放心,我们的宗旨是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让更多人享受到技术带来的便利。

  价格上会考虑各方利益,但也需确保研发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名矿主点头称赞:“苏丞相果然明智,一定是考虑周全了。

  我们的矿山迫切需要提升效率,愿意成为试点之一。”

  商谈持续了许久,最终双方达成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