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谢映登带来了许多坏消息

  位于长江下游的扬州码头,是大唐最重要的货运仓储、分送、转运的码头,也造就了扬州城再次的繁华。

  长安有些船队在窦乐到扬州的前一天,刚刚到扬州。

  船队一共七条船,六条战船,一条客船。

  来自宗圣观。

  依常理,挂有国舅府旗帜的,在大唐这地界,纵然是世间第一悍匪,也一定会绕着走。

  挂有宗圣观道旗的,也一样没闲杂人敢靠近。

  别以为这些道士只会看个面相,他们不仅略懂拳脚,而且还有唐永业军才可以使用的火器。

  同时挂有这两种旗帜,还有六条战船护卫。

  这相当的不寻常。

  而且还是谢映登亲自押船。

  谢映登也没想到,会在扬州遇到窦乐北上的船队,他原本是打算在这里换海船去钦州的。

  “国舅,几个坏消息。”

  窦乐见到谢映登,也很意外,听到谢映登说坏消息,心情有点沉重:“有多坏?”

  谢映登回答:“国舅所说的矿石,找到了,在江南西,距离铜矿一百多里,当地人称为乌鸦石,用于炼钢用,可以让钢更硬。找到也没办法,试过一百多种办法,没办法把极硬的金属提炼出来。”

  大唐已经有了许多金属提纯工艺。

  比如提炼高纯度银子用的吹灰法等等。

  听到这个消息,窦乐也没感觉有多坏。

  科学,总是在不断研究中进步,能发现钨矿已经是极好的事情,而且用矿石渗钢,增加钢的硬度,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不算是坏消息。

  谢映登接着说:“第二个坏消息,你说的什么增幅器,试验了几千次,花了不知道多少钱粮,结果也仅仅只能让加入乌鸦石的银丝在玻璃瓶中使用一旬,这距离能一次用几年,怕是还要多花些功夫。”

  卧槽!

  窦乐眼睛都瞪圆了。

  自己就是随便说说,为了电子管打基础。

  窦乐对胆机属于爱好者,略懂。

  所以就用电子管的一些知识,想尝试着制造出来,用于增加电报机的功率什么的,原本想着,此时应该在还在理论尝试阶段。

  结果呢,宗圣观内的疯狂道士们,已经开始整电灯炮了。

  厉害呀。

  窦乐赶紧催:“还有,还有什么坏消息,也一并讲了。”

  谢映登重重叹了一口气:“你要的电报机造出来了,就拉铜丝、上漆、包纸,线圈、引电……,好多工艺我们已经做到了极致,只是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数千里传音,只能勉强号称千里,实际不过八百里。”

  八百里。

  这只能说,功率不够。

  那便是,成功了?

  窦乐赶紧就问:“成了?”

  谢映登摇了摇头:“不算成,长安可以传音到广州才是国舅所说的成功,眼下只能到洛阳。可能所差的,造电不足,也没有增幅器物。主事的师兄很自责,这几百万贯花了,却连千里传音都没做到。”

  窦乐真不知道应该说点什么了。

  两年,还是三年了。

  一群道士们玩命的研究,这份辛苦就已经让人敬佩了,而且电报机制造已经成功,只是功率太低罢了,这慢慢的往上提高吧。

  没等窦乐说话,谢映登继续说道:“其实,大半年前已经可以使用,只是距离太近,多次改进,终于可以从长安传音到洛阳,这才感觉勉强对得起国舅的期待。”

  “啊……”窦乐有点无语。

  自己一直苦等的就是电报机。

  距离近不怕,咱实在不行,多备几台,象烽火台那样,一站传一站,相信从长安到钦州,十次之内肯定可以传到。

  好消息,全是好消息。

  在简单的测试之后,窦乐命令三船北上,把六支护卫电报机的小队派往了幽州、渝关、莱州、绵阳、齐州。最后一部,窦乐送到卑沙城。

  而后,其余的船掉头。

  洛阳、长安这一线布置上,如果可能,快马送往兰州、河湟、晋阳、白道川等城池。

  却不知,此时高句丽兵马正在秘密的调动。

  泉盖苏文亲自领兵,带七万步骑昼伏夜行,正往卑沙城而去。

  刘文静也在队伍中。

  从兵法、行军安排中,泉盖苏文第一次见识到他们高句丽与中原的不同,这安排军队的方式,管理的技巧,都是他在兵书中读不到的。

  刘文静,除了泉盖苏文之外,不见其他人。

  每天扎营的时候,就独自一人在自己的营帐中静思。

  他撕了李世民安排给他的任务的时候,他就不在乎生死。

  也不在乎卑沙城所有人的性命。

  他要用卑沙城的血,祭天!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