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心如止水,大唐秦王

  真是闲的。

  柴绍和程咬金盘算着,打算活捉几头狮子。

  张士贵也支持:

  “明天我们几个分头带人观察一下,小心没错。”

  只有执失思力感觉不爽。

  他断了一条手臂,医官说至少要休养三个月,他是没办法开心的玩耍了。

  不过,手下儿郎也没闲着。

  猎狮这种事情,执失部怎么也要猎几只的。

  从张士贵话里话外的意思,执失思力也在长安生活的久了,大概能得出来,这是想比上一比。

  猎牛、猎羊算什么本事。

  只有猎狮子,而且要活的,这才算是成就。

  至少还有什么好吃的。

  远征出来的各营都有规矩,不能乱吃东西,在陌生的地方乱吃东西,会死的。

  有小队医兵跟着道士们。

  道士们先研究。

  研究好了,士兵们先分营尝试,没事才可以放开吃。

  柴绍等人正在研究活捉几只狮子送到长安去。

  此时,长安。

  长安城北,万寿原。

  这里有座陵墓,坐北朝南。

  北边有上宫,就是陵墓。

  南边有下宫,李世民就暂停在这里守陵。

  东北还有一片墓地,有些已经安葬了人,有些是空的。

  比如前任仆射裴寂,就想尽办法要把自己葬在这里,窦乐远征之后,裴寂是在李博乂的开的勾栏中喝酒,然后没醒过来,最终也算是如愿被葬在这里。

  还有空的。

  几乎都挨着主陵了,依王爵之礼修建,空的。

  墓主人呢。

  这会在准确的位置应该是原时空的北非,吉布提大概的位置。

  窦乐的墓。

  能陪葬皇陵,这是多大的荣耀。

  李世民独自一人站在墓前,手上拿着朝廷派发最新的邸报,李世民从来没有感觉内心会有今时今日的平静。

  不再掌兵。

  远离朝堂。

  最初来到这里的时候,李世民内心是迷茫的。

  也是有些不甘的。

  一年、两年。

  两年多的时间,让李世民内心变的平静。

  每天晨起练武,午后读书,傍晚看看朝廷送来的邸报。

  这种置身事外,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天下的感觉,让不得不安静下来的李世民内心有一种莫名的静。

  世家与朝堂的矛盾依在。

  小贵族与世家的矛盾越发大了。

  而平民们。

  谁甘心情愿的吃糠呢,自己吃糠,还要下一代吃糠。

  想改变生活现状的想法,在每一个阶层心中爆发着。

  李世民拿着邸报的手背到身后,另一只手放在墓碑之上,这是一块空碑,没有刻字。

  很巨大。

  若真要追究起来,算是僭越。

  但,这是大唐皇帝李渊亲自选的,李世民记得父皇说过,碑要大,背后才能刻更多字。

  没错,舅舅的功勋,怕是这块碑已经刻不下。

  李世民一只手扶在碑上,语气平静:“舅舅,你可知晓,铁勒部可能会反。不是你预测的他们野心勃勃,却是朝堂上迟迟不愿意给铁勒部唐人身份。铁勒部不甘心,认为朝堂轻视他们。”

  轻轻的拍了拍石碑,李世民背靠着石碑坐下:“舅舅,大郎,就是圣人,当今的大唐皇帝,他病了,是累的。铁勒人想要与俚僚人同样的待遇,这事,俚僚人不同意,他们有钱了,在长安买了宅子,十几位宿老住下,要求朝廷这次征兵至少五万,允许他们攻打真腊。”

  “回鹘人也买了宅子,回鹘人要西进,只接受李靖为帅。没有战争,他们人口暴增,当下的草原已经不足以养活他们的人口。”

  “皇帝,不好当。”李世民说完,面带微笑的靠在窦乐的墓碑上:“大郎,史书一定会记载他,是位名君。他卯时起床,辰时听疏,巳时听名士讲学。午后休息原本有半个时辰,现只有两刻钟。”

  “未时还要在书房接见重臣,岭南、洱海、辽东、草原上各部落派人来觐见,他也亲自见,申时想歇着,却是一边用膳一边看疏。酉时会抽空听一听皇子们的功课,说到后宫,皇兄的后宫不安宁的很。”

  “听闻,戌时皇兄的书房还掌灯。不过,最近灯亮了许多,宗圣观研究出新灯,亮的有些刺眼,而且不耐用,皇兄却是喜欢,因为亮,可以看清疏上的文字,皇兄的眼睛,已经不如之前了。”

  李世民双手握着邸报,低下头。

 &emsp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