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他永远无法效仿,注定他天下无敌


  “如果把天下各方势力比作同行,那么杨氏无敌的原因可不就是被同行衬托起来的么?”

  “杨氏采购一副铁甲的成本,只需要花费大约四十八贯,而我背嵬军这边的一副铁甲,需要花费高达两千贯之多……”

  “武先生,您老算算账,这是何等差距,我们一副铁甲的花费在杨氏能采购四十副啊。”

  岳将军由于心情愤慨,脸色因为怒气而涨红。

  “兵甲如此,其它诸事也如此。”

  “在杨氏那边,士卒永远不会吃到变质的肉,因为负责军伍后勤的是自家人,负责人每顿饭都和士卒一起吃。”

  “而我背嵬军这边,昨天才刚刚发生的事,负责供应肉食的浙西卫家,竟然敢用三成好肉掺杂七成腐肉,几千士卒吃的拉稀,从昨天到现在都无法操练。”

  “这幸好是没有战事,若是战事期间何等危险?士卒拉稀拉的脱力,上了战阵要任人宰割啊。”

  “江淮孙氏的军粮供应,每次都拿陈粮代替新粮,而且每次都要偷秤,账目上一千石的粮食实际只有五百石……”

  “临安王氏供应军械,三百只箭羽就有一百支不带箭头,岳某几次三番严令叮嘱的破甲箭,他们敢用最劣质的箭头来冒充。”

  “武先生啊,您告诉岳某,这怎么比?这根本没法比!”

  “即便岳某满腹信心能练出精兵,可我哪怕付出所有精力能扛住这么多扯后腿的蠹虫吗?”

  “陛下亲旨下令建立背嵬军,背嵬军号称一切效仿杨氏,三天吃一顿肉,然而肉是坏的……”

  “号称军粮供应充足,然而陈粮代替了新粮,每一千石,就被偷秤五百石,您老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有一半士卒吃不饱。”

  岳将军说到这里时,仿佛连愤怒的力气都失去,他那英武的眼神之中,已经被晶莹泪水所充溢。

  武先生面色艰难的长叹一声。

  陛下让他询问岳将军,如果背嵬军练成之后能不能打赢杨氏,现在岳将军用亲身经历作为对比,将难以直接回答的答案说了出来。

  想打赢杨氏军队,朝廷这边没有任何可能。

  兵源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要对比士卒入伍之后的操练程度……

  操练程度一样强力情况下,要对比两支军队的后勤和供应……

  如果后勤和供应一样,才能轮到由军队士气和血性作为输赢的关键点。

  可是,根本没资格谈及士气和血性对比,仅从后勤供应这一项,朝廷已经远远输给了杨氏。

  这时岳将军又开口,语气满怀着羡慕……

  “在杨氏军中,士卒不可能吃到变质的肉。至于饿肚子的情况,更加不可能出现,军粮供应没有偷秤,每一顿都能让士卒吃饱。”

  “铠甲,全员配备,连伙夫都有双层皮甲,时刻期盼着能上阵杀敌斩获功勋。因为人家那里不克扣战功,士卒的每一份战功都有丰厚奖赏。”

  “刀枪弓矢,更是难比,杨氏军中绝不会出现没有箭头的箭羽,其中甚至有一万精锐弓兵配备的全是破甲箭,每壶箭,五十支,满配一万弓兵,数量就是五十万,武先生您可以想象一下,五十万破甲箭是什么概念,那是遮天蔽日的箭雨,连天空都会变的乌黑。”

  武先生满脸沧桑的沟壑中,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无奈。

  ……

  岳将军说到这里时,忽然目光凝视武先生。

  “您老听岳某说了这么多,也许以为这就是杨氏无敌的原因,但是岳某不得不告诉您,其实这些还不能算是……”

  “真正让岳某认为杨氏军队无法战胜的原因,是兵饷。或者更进一步说,是关于兵饷的发放!”

  兵饷?

  关于兵饷的发放?

  武先生神情一肃,隐约已经猜到岳将军想说什么。

  果然只见岳将军深吸一口气,仿佛又陷入曾经的回忆中:“那段日子,岳某在杨氏效力,因狼族大军每日都要攻城,故而岳某也曾多次参与守城战。”

  “很惨烈的战斗,厮杀起来浑身浴血,狼族也有悍不畏死之辈,竟然能冒着杨氏的轰天雷冲上城墙,所以,守城之时经常会发生短兵相接之战。”

  “既然是短兵相接的厮杀,那么士卒难免会战死,而岳某想要跟您老说的,便是杨氏军队在战争中的铁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岳某仍以见闻和经历进行诉说吧……”

  “那一日,岳某第一次被调守城墙,由于狼族连续几日的鏖战,杨氏一方也折损了不少士卒,原本岳某以为,城墙上的气氛应该很压抑,然而当我登上城墙之时,才发现自己的想象是错的。”

  “没有任何压抑的气氛,反而有种急不可耐的兴奋,仿佛杨氏的士卒都是疯子,很多人竟然狂笑着期待大战。”

  “很快,岳某知道了缘故。”

  “那是一箱子一箱子的铜钱,直接被民夫扛上了城墙,打开之后,日光下闪烁着铜钱特有的光。”

  “军中长史带着书吏不断奔走,来来回回不断吆喝着喊话,告诉所有士卒,那些铜钱就是今日守城的奖赏,只要活着撑下来的士卒,就可以一起瓜分那几百箱子钱。”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