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众人独醉我独醒,是一种折磨

  “大唐获得了多少好处?”

  “国土占了几多?金银分了几多?”

  “还有那草原上的牛羊和战马成群,大唐是不是也狠狠的捞了一大笔?”

  赵构作为皇帝,问的问题并不弱智,然而可惜的是,朝堂上的武先生却叹了口气。

  问国土!

  问金银!

  问牛羊牲畜和战马。

  都很重要,确实都很重要,对于一国之君而言,这些都可算作国力之基。

  但是……

  武先生依旧失望,心里隐隐有些怅然:“陛下什么都问了,堪称面面俱到,可唯独最关键一点,陛下竟然没有提及!”

  “是一时之间的忽视么?”

  “还是心里根本不在意?”

  武先生微微仰头,看着龙椅上的赵构,不知为何,总觉得这位被他从小教育到大的弟子很陌生。

  “老夫明明教过他啊,天下霸业最关键的是人!”

  “是百姓,是人口,这才是构成国力的基石,这才是雄图霸业的一切起点。”

  武先生再次叹了口气!

  刚才赵构几乎问遍了所有,偏偏没问大唐关于人口的收获。

  而在武先生的猜测之中,杨一笑最注重的必然是人口,如果他猜测没错的话,大唐这次瓜分的必然是人口。

  果然!

  武先生没猜错!

  他看到姓王的大臣向皇帝行礼,然后语气带着稀奇的进行回禀:“启奏陛下,事有古怪,明明大唐出动那么多的兵马,并且摆出了足足五百尊大炮,然而在那种强力威慑之下,大唐提出的索求竟然非常小。”

  “原本金国各部都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认为大唐方面的必然会狮子大开口,哪知道谈判开始之后,大唐竟然主动做出退让。”

  “他们既不要朵颜部的金银……”

  “也不要牛羊牲畜和战马……”

  “甚至就连方圆五百余里的朵颜部地盘,大唐一方也表示他们没兴趣参与瓜分。”

  “他们总共只提出了一项要求!”

  “人口,人口,大唐只要人口……”

  “无论是朵颜部战败之后的妇孺,又或者尚未被斩杀的俘虏和牧奴,大唐愿意帮忙收拢,减低金国各部的压力。”

  随着这位大臣的禀奏,满朝文武顿时哗然一片,南云这些大臣并不傻,一眼就看穿大唐的意图。

  至于坐在龙椅之上的赵构,此时的脸色却有些难堪。

  他刚刚连续问了好几样,结果大唐的举动打了他的脸,竟然什么利益都不要,竟然只瓜分了一点人口?

  “杨一笑那么缺人吗?”

  赵构心里有些忿忿,恼羞成怒忍不住嘲讽:“此次大唐耗费如此力气,几乎出动举国之兵力,然而瓜分利益之时,竟然如此短视……”

  “放弃利益,只要人口,杨一笑莫非不知道百姓很能生吗?”

  “他现在治下最起码有五百万丁口,竟然在意金国一个部族的老弱妇孺。”

  “要来何用?”

  “徒然消耗粮食也!”

  皇帝亲自定了调子,南云的大臣顿时附和,哪怕心里持有不同意见,嘴上却纷纷高呼陛下圣明。

  尤其是秦桧那厮,各种阿谀奉承,几乎把赵构吹捧到天上,似乎三皇五帝都比不上。

  整个朝堂之上,唯有武先生默不作声,虽然他很想站出来向皇帝进谏一番,但又心知肚明这时候不能驳了帝王颜面,无奈只能萧索一叹,靠在一根柱子上闭目养神。

  ……

  云朝的早朝终于结束,赵构在各种吹捧之中颇为欣然,于是摆足帝王架势,悠悠然的起身离开。

  大臣们行礼恭送之后,三三两两的鱼贯而出,或许是由于北方变故太大,竟然没有人再愿意继续谈论。

  唯有武先生不肯放弃北方的变故和动向,因此趁人不注意拉住了那个姓王的大臣。

  由于他乃帝师身份,那大臣不敢反抗,只能满脸发苦的被拽着,一直被拽到皇宫的僻静角落里。

  武先生脸色很冷,开口便是逼问的语气:“王尚书,你跟老夫说实话,方才你在朝堂上的禀奏,是不是刻意进行了掐头去尾……”

  “先别急着否认,也别想着狡辩,你知道老夫的身份,我想查的事情肯定能查到。”

  “虽然你是兵部尚书,有权选择哪些消息不让普通官员知晓,但你如果敢在朝堂上蒙混陛下,那就休怪老夫动用手段弄死你。”

  在整个南云朝廷这边,武先生的威胁很有力度,毕竟所有朝臣都知道武先生的能力,也明白武先生一旦动用智计必然能整死人。

  因此那大臣完全不敢狡辩,只不过脸上的苦笑更加明显,连连拱手,不断告饶:“武太傅,求您放过下官吧。”

  “关于北方这场重大变动,必然会影响整个天下格局,您认为下官有几个胆子敢隐瞒,尤其还是欺瞒当朝的陛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