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后宫里的私密话,夫妻间的那点事

/>
  唯有赵明月蹭过来,伸出小手抓着杨一笑衣襟,哼哼唧唧撒娇道:“陛下,顾姐姐都怀两个了,朱姐姐也一样,马上要生第二个,她们全都有男丁,就臣妾只生了个丫头……”

  “现在趁着两位姐姐的身子不便利,其她几个又都忙着教育孩子,陛下,你多往我那边住几天行不行?”

  如此明目张胆的索要,顿时女人们全都哄堂大笑,杨一笑的脸色也开始红如火烧,偏偏赵明月却小脸上满不在乎,这丫头出身云朝皇族,对于这种事情从小耳濡目染就懂得争抢。

  ……

  幸好顾朝露帮忙解围,伸手轻轻敲了赵明月脑门一下,假装训斥道:“就你整天没个够,吃了一口还想吃,陛下明明经常去你那里,是你自己肚子不争气。这么多姐妹都在场,你这样明目张胆的争抢,合适吗?也不怕大家笑话你。”

  赵明月撇了撇嘴,道:“连李清瑶这个最后来的都生了男丁,独独就我只生了婵娟一个闺女儿,她们凭什么笑话我,她们应该可怜我……”

  顾朝露叹了口气,伸手把赵明月拽到跟前,温声道:“跟你说过多少次,不准再轻视闺女,婵娟渐渐懂事了,你可不要让她将来记恨你,最近我听说你又不怎么管她了,又让你妹妹天天帮你带孩子,这怎么行,你才是做母亲的啊。”

  赵明月悻悻道:“那不如让陛下多去我那里几次,顺便让我妹妹跟我一起伺候着,她如果让陛下给种上一个,就没有精力帮我再带婵娟,这样一来,我被逼无奈就只能对闺女好,对不对?”

  顾朝露一愣!

  妃子们面面相觑。

  足足半晌过去之后,朱涟儿笑意岑岑的打趣一句:“明月妹子这是准备联合妹妹一起出招啊。”

  哈哈哈哈!

  在场的女人们全都大笑起来,纷纷调侃道:“这可有趣了,陛下睡小姨子,据说民间这种情况常见的很,男人似乎对这种事也很喜欢,不愧是你啊赵明月,为了争陛下连妹妹都用上。”

  顾朝露看向杨一笑,故意问道:“夫君听到没,动心没?其实明珠那丫头已经算是家里人了,八年之前到现在一直住在家里,外面早就流传风声,说你把小姨子睡了。”

  杨一笑目瞪口呆,半晌才意识到应该辩解,连忙道:“怎么可能,简直胡说,当初明珠到咱们家的时候,年龄才仅仅十二岁出头,朕就算,就算,朕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下手啊……”

  赵明月吃吃低笑道:“我当初到咱家的时候,也不过才十四岁而已。夫君你那时候动不动就说要等我十六岁才行,可你晚上睡觉的时候经常把大手伸过来……”

  杨一笑老脸涨红,支支吾吾道:“朕那是摸错了,朕那时要摸的是朝露。”

  哈哈哈哈!

  妃子们不由又是哄然大笑。

  夫妻之间的私密话,这才是感情的体现,相互间调侃打趣甚至捉弄,整个寝宫之中的气氛十分不错。

  ……

  但是这一家子毕竟不是民间百姓,夫妻之间偶尔说说情话仅是插曲,渐渐的,开始聊起正事。

  李清瑶出身门阀,朱涟儿也出身门阀,再加上赵明月这个曾经的云朝皇族,三个女人全都对今次恩科的录取有些担忧。

  只不过由于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因此都不敢第一个开口询问,而是不断用眼神示意,显然是让皇后开始这个话题。

  顾朝露没有这方面的担忧,直接替大家说出忧虑,问杨一笑道:“夫君,臣妾听说恩科已经结束了,据说只考到州试就截止,没有继续准备殿试的意思,对不对?”

  杨一笑点了点头,道:“不错,这是朕的决定。”

  顾朝露又问道:“既然截止到了州考,那么录的只能是举人,臣妾因为有夫君的首肯,因此可以向外面打听风声,我听说,总共录了一千一百四十人,是不是?”

  杨一笑再次点点头:“不错,是这个数字,恰好是咱们大唐县域的两倍,意味着每个县域能补充两个官员,只不过,朕没打算让这些举人做官,而是让他们担任吏员,有了成绩之后再考虑晋升。”

  顾朝露看了几位妃子一眼,顺手一指面色忧虑的李清瑶,示意道:“话题已经帮你们引了,剩下的你们自己问,本宫出身寒微,见识不如你们,所以你们如果感觉这件事有什么不妥,趁着现在赶紧向夫君做出提醒……”

  李清瑶连忙道:“臣妾听皇后姐姐说,这次恩科有大量士族冒充,据说童生参考八万七千余人,吏部按照陛下您的意思录了高达六万,而这其中至少两三万都是冒充的寒门,如此一来岂不是让士族大量进入了咱们大唐的科举体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一笑看了她一眼,温声解释道:“童生其实只是个名份,并不具备正式的功名,朕之所以录取这么多童生,主要是让他们发挥识字的能力,在乡村之中给百姓念念告示,便算是完成了他们童生的职责。”

  李清瑶立马道:“但是臣妾还听皇后姐姐说过,接下来的秀才参考高达十一万,录取秀才九千,其中有一大半士族,陛下您应该明白,秀才可是具备正式功名呀。”

  杨一笑‘嗯’了一声,面色没有任何忧虑,淡淡道:“水至清则无鱼,不能卡的太死,九千秀才之中至少六千个士族冒充,这件事本就在朕和大臣们的预料之中。”

  “无须担心,他们翻不起大浪,这些秀才参加州考的时候,吏部总共只录取了一百个士族。这是朕的意思,防患于未然。”

  李清瑶再次道:“臣妾担心的恰恰便是这一百个人。”

  杨一笑又看她一眼,问道:“为什么担心?”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