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一郡之土

  “马御史此言和燕王一样,怕也是空口无凭吧。”

  袁航横了官员一眼,毫无惧色。

  此人乃是秦州马家人,名为马源。

  在御史台担任御史一职,一向直言敢谏,人送外号“刀子嘴。”

  皇帝赵恒因沉湎酒色,常被他说教。

  有时赵恒的銮驾碰到他,便绕着走,免得又被聒噪。

  除此之外,他对自己的本族马家同样不偏袒,骂的时候比骂其他势族还狠。

  正因此,他和自己哥哥的秦州州牧马璇关系一直都不和睦。

  赵恒见马源下场,顿时一喜。

  “言官自古望风奏闻,何须实证,如果袁侍郎想要实证,朝廷可派人前往燕郡和范阳查案,定能查出实证。”马源逼视袁航,扬起头。

  袁航一阵憋闷。

  马源这么说,他的确只能受着。

  更重要的是,他心虚,如果朝廷动真格的,真的调查此事,还是对袁家不利。

  六皇子听了,也立刻闭了嘴。

  他只是想维护自己的舅舅,但若闹大了,于他不利。

  赵恒见状,心中大乐。

  他心知袁家难以撼动,即便拿下了袁立,下个上任的燕州州牧依旧是袁家人,或是袁家的亲信。

  因为在范阳,没有袁家的支持就做不了州牧。

  与其如此,不如借着此事吓唬袁家一番,实在暗中割袁家的肉。

  于是他道:“此事暂且压下不提,还是先说说对燕王的封赏吧。”

  他这么说,就是在告诉袁家一方的官员,袁立暗害燕王这件事他握在手中了。

  查还是不查只在他一念之间。

  如果你们继续不识好歹,那就让你们难看了。

  顿了下,他正色道:“当初燕王前往燕州,朕本欲将两个郡封给他,只因其当时患了脑疾,无法执掌如此大的封土,现在他既立此功劳,便将另外一郡补给他吧。”

  “父皇圣明。”赵刚再次抢说,“燕王以一郡之地尚可痛击北狄,若有两郡,北狄再难入寇燕州,再有墨将军扼守燕关,燕州安矣。”

  “既是本就属于燕王的封土,给他也是应当。”三皇子说道。

  他已经从舅舅口中得知了皇上的意思。

  而且皇上将燕王的母亲从贵人一夜间晋为妃,也足以看出他的想法。

  他要用燕王在燕州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削弱袁家在燕州的实力,以稳固燕州。

  以前燕州固若金汤,任何势力都无法伸入燕州。

  大臣们只得无论如何叫嚷,都动不了袁家,所以也就卖袁家的面子,朝堂顶多骂几句,不去招惹。

  但是没想到阴差阳错,燕王在燕州立了足。

  “皇上圣明。”众多大臣齐声附和。

  赵恒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颇有几分得意,当时若不是九皇子疯傻,袁立怎会容忍燕王去燕郡。

  但没想到燕王到了燕郡反倒给了他如此大的惊喜。

  有时想来,他甚至觉的冥冥中自有天意。

  天佑皇家。

  正是想到这些,这位远在燕州的九子,他现在越看越顺眼。

  他的母亲,也是越看越顺眼,所以昨夜他一高兴,便封了妃。

  这也是在向燕王表明他的心意了。

  见大部分大臣倾向自己,他道:“既然如此,传朕的旨意,即刻起,将上谷郡纳入燕王封土。”

  “上谷郡。”六皇子闻言轻轻松了口气。

  袁航和六皇子对视一眼,也心中一松。

  在燕州剩下的六郡中,上谷郡毗邻晋州,而晋州正面临西凉的威胁。

  如果非要拿下袁家六郡中的一郡,上谷郡他们还能接受。

  赵恒一直在注意六皇子及其附庸袁家官员的表情。

  见他们眉头舒展,他微微点头。

  之所以把上谷郡给燕王,他也是经过考虑的。

  首先上谷郡和燕郡相邻,给燕王一块飞地不切实际。

  当然毗邻燕郡的还有平郡。

  不过平郡有燕关坐落,墨翟戍守,就无需燕王再插上一脚了。

  其次,他这样做也是为了避免过于激怒袁家,维持燕州的大局。

  最后,燕王如此大的功劳,封赏一郡的封土给他,也能让他记得他的皇恩。

  定下的封赏的事,赵恒像是突然失去了兴致一般。

  打了个哈欠,他给了梁成一个眼神。

  梁成这时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