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最早的汉英专用语词典!发展的脚步,好快!

  于是,每天傍晚,“芹老师”写完自己的小学作业后,摇身一变就成了某个工程师的英语小老师。

  什么,你说自己查汉英词典?

  嗯,第一部可堪大用的汉英词典2005年才会出现。

  之前的那些,70年代前,总共就可怜巴巴的七种罢了,里面收录的还全是普通会话用语,专业名词,那是一概没有的。

  呃?

  你提到了那些传教士于1892年编写的《华英词典》?

  很好,你是个有文化的。

  但是,他们那个词典编写的立场,是带着他们的价值观来认识东方、同时传播某个宗教文化并进行掠夺的。

  就跟后世的那种***差不多的意思,指望从里面学到知识?

  你怕是想多了。

  所以,查那些玩意,还不如请教跟在父母身边,耳濡目染的“芹老师”了,最起码她不会把江夏带到坑里。

  等江夏磕磕巴巴的背完单词,小姑娘就开始用口语和他交流起来,把自己在学校受到的一些欺负,都直筒倒豆子的倾泻出来。

  挺好,江夏这个“树洞”当的也是合格。

  不过想想小姑娘以后要去草原上锻炼,锻炼的时候连双棉鞋都没有,江夏又是一阵心酸。

  不行,还不保险。虽然佩老师工作已经走上了正轨,但她的经历,还是很容易让她受到攻讦。

  “芹老师,有没有兴趣把你教我的这些单词弄成一个手册?”

  “手册?江夏哥哥你是要用来复习嘛?”

  “对!不止江夏哥哥,还有好多其他的哥哥对这些专业名词很苦恼呐。你要说能做出一本速查手册,好多哥哥会感谢你哦!”

  “到时候,再有人敢欺负你,你在中关村吼一嗓子,欺负你的人不被打成肉泥,我江字倒过来写!”

  诶?

  听起好像挺带劲的。

  妈妈又是好几天都在单位忙工作了,爸爸也一直在外面忙忙忙,已经一个多月没见到人了。

  房子里孤零零的只有自己。

  小伙伴们也说自己是国外回来的,大人都不让他们陪着自己玩……

  那把这些时间用来帮江夏哥哥或者其他不认识的大哥哥,那应该就是妈妈他们说的不负韶华吧?

  “芹老师”点着自己的小脑袋想了想:“江夏哥哥!我这就开始弄,不过要怎么弄哪?”

  “按着字母表排下去啊,‘a’有几个专业名词你就写几个,英文写完了,就在后面加上汉字的备注,刚开始词不多,不要紧,慢慢补充就是了……”

  打完这通电话,江夏笑得真灿烂。

  “专业名词汉英大词典的初稿人,你们,谁敢动!”

  ……

  为自己充完电后,江夏觉得脑浆子都快要烧开了。

  睡觉!

  睡觉之前,盘点下最近的工作,觉得这次的东北之行应该可以告一段落了。

  112厂的诸多事项已经理顺,应该可以回家了吧。

  想奶奶了……

  就在江夏睡香香的时候。

  某个仿制K-5(联盟第一代空空导弹)的厂子则是被空军的一纸公函,浇了个透心凉。

  赵斌就是这个编号厂的厂长。

  这个厂接手了K-5的制作图纸,虽然组建时条件简陋,但厂里的科研人员还是顶着困难开展了掌握和吃透该款导弹的仿制工作。

  虽然进度慢了点,但有进度不就是胜利嘛?

  明天第一枚试验弹就能走下生产台,让赵斌的心情十分愉悦。

  虽然,十分钟后,这个愉悦就会变成透心凉。

  “什么?转为技术储备!”

  “亚楼,你个王八蛋!当初你是怎么求我的?说什么这个导弹非我们331不可,还说大力支持?”

  “现在我们弄好了外形布局,更新了内装横滚稳定装置的稳定舱和无线电天线接收机舱,样品都做好了,你说把我们现在的成果转为技术储备?”

  “你们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斌看着刚刚收到的红头文件,不顾形象的破口大骂。

  他的秘书小刘委委屈屈的递给他一张报纸:“厂长,您这几天都在实验室里,可能没注意这张报纸……”

  赵斌夺过一看,倒是倒吸了口凉气。

  “嘶~~我进实验室这才几天,红外引导头的导弹都出来了?还取得了战绩?真的假的?”

  “应该是真的,据说那架RF-101的残骸还在四九城的某个广场展览呐!”

  “有这种导弹的具体参数没有?”

  “没有!我向空军要了的,但他们说是绝密!”

  听着秘书这么说,赵斌又是一连串的脏话。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