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70

>
  那么安想要分解这种特权,她要怎么做呢?

  她以巫应当专心侍奉神明为由,抬起部族中的中小贵族和一部分聪慧平民,赐予他们讲史传史记史的权利。

  “……”这招好眼熟。

  江济堂后知后觉,他好像也干过一样的事。

  他带的反叛军是原始蛮荒的革命版本,没有思想武装,所以等他打下小半地盘,就有人心浮动,喊着裂土分疆要特权。

  笑话,他本来就是大公爵,就是为了彻底推翻神权和王权才反叛,要是反叛完又造出一群特权阶级,那他不是白反叛了?

  但这么人心浮动,也不利于后续发展。

  他琢磨了又琢磨,想了又想,终于有了决定,那就是限制特权。

  在军队握在自己手上的前提下,江济堂分解了王室的管理权和教廷的讲史权。

  因为在魔法世界,讲解历史和记录历史是教廷特权,为了分割他们的权利,他选择一部分有些浮躁的下属,还在已经收服的土地上拉出听话的中小贵族(主要是没有第一继承权的老二老三),和一部分懂事的手工业者和商人,赐予他们这种特权。

  为什么不找平民?平民不识字啊,一时用不起来。

  而这么做还有另外两个好处,一,是稳定后方。

  刚打下来的领土不稳,而他手头的人太少,那么他就杀死一批不能降服的,以及大贵族,然后收拢一批听话的中小贵族。因为在领地管理中,中小贵族才是平民最常见到的领导,他们根本不知道上司的上司是谁。

  同时,还有一部分从反叛军退下来的人盯着这些人,相互制衡。

  这么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刺激教廷旗下的那些中小贵族。

  因为大领主他们的利益和教廷是有冲突的,最大冲突在于税收,以及继承人的任命。一片土地只能有一个声音,但教廷的声音太大了。

  所以大贵族和教廷根本不对付,反倒是夹缝中生存的中小贵族,他们更愿意亲近教廷,时常还借教廷的名义谋取一点利益。

  甚至一部分没有继承权的贵族之子的出路就是成为教士,也就是底层教廷职员。

  没有继承权的贵族之子的出路就是这几种,骑士、教士、管家、家庭教师、自由职业,不管怎么说,总比完全堕落成平民好。

  不过教廷也分自己人和外人,帕森斯这种从小收养的是自己人,只要听话,前面是一片坦途。半路加入的就是外人,外人只配干脏活累活,最后吃不到肉只能舔骨头。

  那江济堂这一招就是告诉那些教廷依附者:不要当狗啦,来我这里,有肉吃。

  这个肉是什么?主要就是讲史和记史,进而解释和制定法律。类比起来就是文官,不沾兵权,参与政治,地位很高。

  这个才是最吸引那些中小贵族的,尤其吸引连继承权都没有的二代三代们。

  那么江济堂就不担心养虎为患吗?毕竟只有背叛阶级利益的个人,没有背叛阶级利益的阶级。

  这个事是这样的,之前是教廷一个人吃蛋糕,所以它权利大到没边,现在是一百个甚至一千个人吃蛋糕,每个人只能吃到一小块,就会相互牵制。

  说白了,就是螃蟹效应,一只螃蟹轻轻松松逃出去,一群螃蟹就会相互扯后腿,谁也别想出去。这些代表各自利益的中小贵族就是面和心不和的螃蟹。

  退一万步讲,万一出来个牛人,把这些中小贵族联合起来偷家呢?

  他还有后招。

  第一招,叫异地任命。你是甲地贵族,在这里有群众基础,那么我就把你调任到乙地,让你从头开始,在和地头蛇的相杀相爱里成长。

  而且江济堂还特别损,他的异地任命不是普通‘异地’,而是和任命的贵族有血仇的异地。大领主们这些年打生打死,手底下的贵族们相互都沾着血仇。

  魔法世界的道德观是这样的,血债血偿,同态复仇。就这种情况,去当官的人能收服这些有血仇的地头蛇?

  一块地盘上有地头蛇,有过江龙,还有来自反叛军的新贵,都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它还想团结?它不相互举报就不错了。

  第二招,叫群体细分。

  打个比方,一个老师要强迫这个班的人写额外的数学作业,那么他就任命某人为数学课代表,数学课有关的杂事都是你负责,包括监督数学作业。

  做得好,课代表有奖励,做不好,课代表要受罚,那么课代表会比谁都着急作业本的事。

  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就多出一个直面矛盾的新阶级,课代表。

  一个聪明的老师会确立无数课代表,以及大队长、中队长和小队长,甚至还有领读员、卫生检查员等等,让他们代表各自利益战成一团,难以联合。

  而老师,在高处俯视众生。

  他便是这样细分权利,每个人都被限制在一个圈里,不能随意踏出。

  第三招,叫相互监督。

  如果同伴有不轨,举报并且证实是真的,那个人手里权利一分为二,一半作为举报者的奖励,一半收归上头。如果举报被证实是诬告,会有罚金。但最妙的是,他这里绝不会透露给被举报者,到底是谁在举报他。

  人心都散了,还想拉起一支队伍?想得美。

  既然在江济堂手底下当官这么憋屈,为什么不回到教廷大本营呢?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