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

襟危坐,眼睛里闪烁着诡异的兴奋——

  和传说中的御史吵架!

  御史在古代封建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主要职责就是纠察百官,也能弹劾皇帝的不端行为,本朝对御史的权限进一步放宽,当堂弹劾皇帝已成职业习惯,而帝王不能因为弹劾惩罚御史。

  不可否认,历史上有很多御史谨记自己的职责所在,协助了很多大事,不过眼前这个……很像高速上的ETC,专门抬杠的。

  在西宁府生活十年,纪淮舟习惯不多废话,直接上手;来到燕都后更不会有人找他吵架,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认真地准备打嘴炮。

  “朕有所耳闻。”小皇帝声音清越,“是说更换皇榜的事?”

  “陛下既然知道,为何这些日子对满堂学子的质问视而不见?”左佥都御史不卑不亢,离开座位,恭敬下拜,“陛下登位,乃是万民所向,上天之德,如今因一己之私更改皇榜——”

  “朕改皇榜可不是一己之私。”纪淮舟严肃地打断了对方的话,“是主考记错了人,朕翻看落榜卷纸,从中找到一篇妙文,才得以拨乱反正。”

  左佥都御史似有不屑:“究竟是何等妙文,能让陛下念念不忘?”

  纪淮舟:就等着你这句话呢。

  洗白第一步:用强有力的实力打脸!

  “既如此,朕便将这篇妙文分享给诸公。”纪淮舟点了贺隋光的方向,“阚大伴,请叫贺会元来念罢。”

  ——

  千里之外,云南。

  自盛朝大长公主下嫁后,南诏风气逐渐改变,起码对汉人不再那么排斥,也愿意帮汉人带话。

  霍少闻在云南停留许久,终于见到了长公主……的孩子。

  郡主纪璇,今年五岁,性子倒是沉稳,见到陌生人,只问了一句:“阿娘说,你要带我去燕都找舅舅?”

  刚满五岁的小女孩,眼睛很大,鼻子小巧,瞳色很深,按照纪淮舟的话来说,就是“当童模会被一群姨姨夸的可爱小孩”。

  想到心上人,霍少闻的神情温和了一些,语气也十足耐心:“是。”

  这是他第一次见幼年的纪璇,还挺新奇。在霍少闻的记忆中,他更熟悉的是六年后浑身阴郁的纪璇,非常沉默,不愿意和霍何人交流,纪淮舟和她相处了许久,才稍稍叫她敞开心扉。

  而纪淮舟……后,纪璇复又恢复原样,甚至比之前更为阴郁、暴虐。

  再之后,霍少闻也不清楚了,他处理完纪淮舟的后事,选择随他而去。

  “舅舅是什么样的人?”纪璇原先在北疆长大,不习惯南诏的天气,生了一场大病。

  所以,在霍少闻和长公主接触后,对方才痛快地将唯一的女儿交给他,带去燕都。

  霍少闻没有正面回答:“你见到他就知道了。”

  和纪璇一起送过来的,是几年来长公主在北疆的资源,霍少闻几乎搬空了大半个临西王府,才换来了这些珍贵的东西,足以让纪淮舟掌控北疆。

  如此,他才放心,不叫纪淮舟被北疆的暗箭所伤。

  他挑起眉头,心底响起一道嗤笑,伸手捏了捏少年人微鼓的脸颊。

  我倒是要看看,你能装到什么时候。

  纪淮舟身上的伤被霍少闻涂了药,他躺在霍少闻怀里,双眸微阖。

  纪淮舟心底沉沉。

  他确定了霍少闻的异样因何而起。

  霍少闻发现了。

  他发现自己重生了。

  第 69 章 第 69 章

  晨起,天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远方黛色山峦笼着一层淡淡薄雾。

  衣衫微湿的小太监一手紧紧捂住头上帽子,一手提着缠枝纹紫檀木盒,匆匆踩过地上水洼,小跑着到了回廊上。

  他跺了跺脚,拍下身上水珠,叹道:“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呐,这天比前些日子又冷了许多。”

  “是啊,”走廊间另一个小太监接过他的话,“也不知今年能不能领到棉衣,我入宫那年领的那套实在小得穿不下了。”

  “别想了,不可能。”

  “我能有什么,在宫里好吃好喝的,又没什么烦心事,还好啊。”纪淮舟很不服输,硬撑着回答,“他、他就是关心则乱。”

  “是吗?”

  肖晓反问一句,又道:“那好吧,他还写了,若是遇到困难,叫我转告他的话,看来没事,算了。”

  纪淮舟下意识追问:“什么?!”

  等对上肖晓含笑的目光,瞬间意识到自己被他耍了,纪淮舟恼羞成怒,握拳邦邦锤了他几下:“滚蛋!我写信给阿姨告状!”

  “好好好,我错了小祖宗。”肖晓立刻告饶。

  没过一会,又蹭过来贱兮兮地问:“所以你和那个世子真的闹矛盾了?”

  纪淮舟怒目而视。

  他往后看了一眼,身后的宦官都离得远远的,自觉主动地不打扰友人之间的对话。

  “是有一丢丢。”纪淮舟松口气,伸出手比划了一下,特意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