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

;直到此时,他才有“原来真的要登基”的实感。

  ——从平凡社畜穿越成小皇帝,家里祖坟真是冒青烟了。

  “纪淮舟、阿不,哥,咱们真发达了!”肖晓看起来比他还激动。

  “冷静!”

  这句话既是说给肖晓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纪淮舟用力握了握拳,非常认真地分析:“咱们初来乍到,要以不变应万变。”

  想到路上突如其来的那场刺杀,肖晓立刻拍胸脯保证:“这你放心,有我在,什么牛鬼神蛇都伤不到你。”

  他来这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保护纪淮舟吗?

  纪淮舟点头,偌大的燕都里,他能信霍的人很少,只有寥寥几个。不求在位期间做出多大的贡献,总不能没上霍就被人算计死吧。

  他还是很珍惜来之不易的第二次生命的。

  下了仪仗,进入王府,迎面而来的是大大小小的官员,还有王府里伺候的下人,密密麻麻的一片,几乎要犯密集恐惧症。

  礼部尚书头发花白,眼神慈祥得像在看自家的小辈,温声道:“登基大典已然在准备,最多半月。二月要行会试,所以准备得仓促,还望殿下恕罪。”

  “没事。”纪淮舟没从对方身上感知到排斥的气息,便对他笑一笑:“我初来乍到,还需大人多多提点。这位是我的发小,与我一同来燕都。”

  他顺势介绍了肖晓,说话时气息平和柔软,最是讨人喜欢,更何况礼部尚书对小殿下本就好感度拉满,此时满脸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这些日子,殿下先在王府休息,若有事,可随时找……”

  “找仪鸾卫。”

  身后有人忽然出声,截断了礼部尚书的话。

  纪淮舟回头,只见一人身着大红飞鱼服,腰间配着长刀,年龄约莫二十出头,眉眼风流。

  那人大步进来,直直走到纪淮舟面前,俯身下跪:“臣东门亭,见过殿下。”

  纪淮舟被吓了一跳,之前遇到的官员都偏内敛,多以长辈的身份引导,他还是第一次见这么直接的人,在缓过来后迅速去拉对方:“呃,免、免礼。”

  应该是用免礼吧……

  在这么多人面前,纪淮舟难得感到了一丝局促,耳根通红,眸中闪过一丝慌乱。

  “好叫殿下知道,臣今日来迟,是有要事处理。”东门亭无比自然地顺着纪淮舟的力道站起身,引着人往室内走,自己则退后半步,左臂虚环,以防出现意外。

  东门亭是习武之人,目力过人,瞬间便看出小殿下身上略显陈旧的衣服与手上的伤痕,戾气顿生,心道这群文官真不会照顾人,口中却将今日逮捕之事说得纪纪白白。

  纪淮舟顺着他的话语往下想,忘记了刚才的窘迫:“如今可问出什么了?”

  “寿昌伯咬死不开口,不愿承认与戎狄勾结。”八成等着宫内的那位娘娘救他。

  后面半句东门亭没有说出口,免得给小殿下增加烦恼,“不过仪鸾卫已经从他府中找出戎狄人及来往书信,信中内容倒很纪确。”

  几句话勾去了纪淮舟的全副心神,礼部尚书面色不善,在东门亭身后盯着他,怒火引而不发。

  东门亭感知到身后的灼热视线,在拐弯处往身后一瞥,尽是挑衅。

  那些死在东昌奇袭之战中的名字一一划过霍少闻心头,若提前避免了日后那几场大战,他们是不是就不会死了?

  可或许又会有新的人死去。

  霍少闻叹了一口气,无论如何,大乾与东昌之战都是免不了的,李昊柏活着终归是会让更多人枉死。

  纪淮舟扬起唇角,浅色瞳仁中闪着别样光彩,声音轻柔:“你不是总说要在一年内让我登基?如今,我们的机会来了。”

  “霍少闻,你愿意助我走上帝位吗?”

  第 64 章 第 64 章

  霍少闻张了张口,不知该如何作答。

  在他心中,纪淮舟登基为帝是既定之事,可他不曾想过会这么快,他尚未做好再次面对那个帝王的准备。

  “怎么,你不愿吗?”纪淮舟眸中出现失落之色,眼睫微颤,双肩沉沉垂落。

  霍少闻按在他肩头的手紧了紧,轻叹一声:“并非不愿,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以免节外生枝。”

  纪淮舟闻言,双臂环住男人的腰,扑进他怀里,抬头,滟滟的笑在眸间浮动:“我就知道侯爷疼我。”

  霍少闻无奈一笑。

  在纪淮舟面前,他根本毫无招架之力。

  他低下头,在怀中人眼眸间落下一个轻柔的吻,缓声开口:“我们需做好万全之策,一步也不能出岔子。”

  纪淮舟:“我这就去拟定计划,晚上你若有空,我们再来商讨一番。好了,你快回去吧。”

  霍少闻放开纪淮舟,转身抬脚正打算离开,忽硬生生止住脚步,回过身来问他:“玉佩是怎么回事?”

  他知道,那绝不可能是什么信物,心中越发生疑。

  纪淮舟面露不虞:“当年我不小心撞到了他,他的玉佩掉在地上摔碎了,他不依不饶,我只好掏出自己的玉佩赔他。”

  霍少闻冷笑:“真是个无耻小人。”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