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放长线

看出,这些官员在坐着火车穿越了整个北美大陆之后,对于美国的辽阔和强大(当然,只是相对于满清的)印象深刻。

  这些人找上门来,为的是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安排此前史高治提议过的幼.童留学的事情。这件事情经过李鸿章的努力,终于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允许,开始正式实施。依据计划,容闳和这三个满清官员带着三十个粗通英语的孩子来到了克利夫兰。在那里,他们被分散送到了三十个美国家庭,其中大部分都是史高治的高级员工的家里居住,并在美国的小学里读书。因为美国的小学的经费绝大多数来自所在的社区的房产税和捐款。所以,有钱人的孩子读书的学校天然的会比穷人读书的学校条件好。住在这些人那里,就可以保证他们能得到相对更好的教育。将来他们还会在这里读中学,并最终报考美国的大学。

  史高治知道,这一批留学生,将来回到中国后,都会有不错的发展。而资助了这些人,就一定能让史高治将来在中国市场上有更多的优势。这也算是放长线钓大鱼了。

  至于第二件事情,还是向史高治订购更多的机器,尤其是发电机。对这个买卖史高治很感兴趣,但是他更感兴趣的还是技术标准。只要让中国使用了他的技术标准,那就意味着今后的各种扩展,升级都会有他的生意。这样的利益也许能持续上百年呢。所以史高治立刻就热情了起来。

  “容,你知道,电气革命就是从我们这里搞起来的。所以我们的发电、输电技术都是最为正宗的。你来向我们购买这些那就真的找对人了。嗯,你们不会向军火那样,美国的弄一点,英国的德国的也买一点?如果是这样,我可要提醒你,这样做是非常不合算的。嗯,容,你已经有好一阵子没在美国了?美国的输电标准和英国的,德国的都有所不同。所以如果你们都买,那就会发生相互冲突的事情了。比如说,我们美国,现在基本上都是再按照我们的标准,用220伏电压的交流电,而英国呢,既有交流电也有直流电,他们自己正乱着呢。德国人用的标准倒是基本和我们一样。只是他们的远程输电要使用我们的专利技术,所以用他们的东西会额外的贵一些。再说,你到欧洲打听一下就知道,德国货的名声可不太好,远远比不上英国货,当然更比不了我们。嗯,如果您们选择了我们,我甚至还能向你们提供一些更新的军事技术,嗯,比如说速射炮,就是德国人借以打败法国人的那种大炮。”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