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买到上等的牛黄

  “那你有没有想过,你的爹娘,你的爷爷奶奶,他们养了你十多年,你要出了事情,他们会不会伤心?”

  何美云一句话,将娇气哭啼的男孩子给镇住了。不可思议的看着面前这个胖胖的姐姐,她的眼睛里尽是威严,就像是书塾里的夫子。

  小男孩扁了扁嘴又想哭,被何美云瞪了一眼,抽抽搭搭的给咽了回去,许久之后,才哑着声音道:“我知道错了。”

  听了他这一句话,何美云总算松了一口气。不是她要多事教训人家孩子,而是若这孩子的心结若不解,就算这次能保住性命,也保不齐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到时候别说是她了,就连大罗金仙都没办法!

  何美云在他的脑袋上摸了摸,“知道错了就好,回头叫你奶奶再给你买头小牛犊子,然后你再陪着他长大,好不好?”

  小男孩还是心疼得不行,可牛已经死了,但他的爷爷奶奶,爹爹和娘亲都还活着,他也还活着……

  安抚好了小男孩,何美云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这才去和小男孩的奶奶商量买牛骨的事情。

  小男孩的奶奶原本以为这一头瘦得只剩皮的老牛定然是卖不了几个钱了,还在盘算着要拿什么东西来抵了医药费。

  别的不说,就那百年人参,听说老值钱了,恐怕把他们全家上下卖了也还不上。虽然只是几根须的,想必也少不了二三十两银子,这可怎么办啊……

  就在老人心里犯愁的时候,何美云主动提出要买牛骨,让她的心里微微一松。

  这么大一头牛,二三两的银子总也能卖的吧?再加上他们这些年的积蓄还有十几两,总得先还上一部分,后面的他们再想办法。

  何美云去看了牛,十二三年,算不上老牛,但也不差了。何美云看了之后出了五两银子的价格,老婆子自然是欢天喜地的应了,然后又问何美云,给他孙子的诊费还有那人参要多少银子。

  何美云想了想道:“诊费就算了,我这也是碰巧遇上。血人参你们也知道的,那玩意儿贵,即便是点须根,那也得收你们十两银子。

  何美云说这话的时候,还转头看了看蒙大夫。蒙大夫冲她点头,表示这个价格相对合理。

  何美云又道:“那颗药丸的卖价是五钱银子,加上人生,一共十两五钱,至于我们两位大夫的出诊费和马车费都算了。”

  “谢谢大夫,谢谢大夫……”这比她想象的要便宜了许多,老太婆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吆喝着两个儿子去将那些牛骨装起来方便何美云带走。

  然后又拉着老头子回了他们自己的房间,取了五两五钱银子。

  虽然这些都是他们一辈子的积蓄,有些不舍得,但何美云救了他们的孙子这是事实,用了那昂贵的血人参保命也是事实,他们不能做那忘恩负义之人。

  何美云也没有客气,治病救人,用药收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她也就将银子接了过来。

  因为小男孩的情况比何美云当初预想得要好,所以这颗人参只用了一点须根,蒙大夫将她先前给的六十两银票退还了五十两,事情也就算结清楚了。

  何美云又单独塞了一两银子给蒙大夫,算是他的出诊费和马车钱。

  蒙大夫自然是不肯要,正在两人推拒之间,何美云眼神一顿,看向那扔牛内脏的地方。

  何美云一把将银子塞到了蒙大夫的兜里,直勾勾的往那团污秽的地方走去。

  蒙大夫喊她,她也只应了一声,然后拿了根棍子在内脏上面戳来戳去。

  衙役见他这番表现心中一惊,莫不是真有人给牛留下毒,只不过是慢性毒,他们的仵作没有验出来?

  于是赶忙走了过去,身侧的大刀叮铃咣啷的作响,吓得围观的人赶紧让开。

  “何小大夫,可有看出什么异常?”

  何美云“嗯”了一声没有答话,又用那棍子翻开了一坨内脏,果然在下面看到了一块小孩拳头大小的结晶体。黑乎乎的一坨,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粪便呢。

  “麻烦帮我拿一张帕子。”

  那衙役也不觉得被一个乡野村姑使唤丢面子,反而高高兴兴的应了,麻溜的找来了两张帕子递给她。

  何美云将那三颗结晶体小心的弄到帕子上,用指甲在外面黑乎乎的东西上面轻轻一刮,果然露出了里面黄色的晶体。

  “蒙大夫,你来看看,这是不是牛黄?”何美云向站在后面捂着鼻子看她的蒙大夫问道。

  蒙大夫一听说是牛黄,自然喜不自胜,也不嫌脏了,赶紧接了一个小的过去瞧。

  在确定这的确是天然的牛黄之后,何美云和蒙大夫都相视笑了起来。没想到他们还有这样的机遇,也没想到这家人算是因祸得福。

  当然,如果那孩子不病的话,可算是赚大发了!

  两个人商量了一下,还是由何美云去跟这个家里看起来脑子最清醒的老太太商量。

  “老奶奶,这个东西呢叫牛黄,是一种中药,可以治病的。我和蒙大夫估算了一下,这三颗加起来大概有一百克左右,给你们三十两银子,你看行不行?”

  老太婆先是一惊,随后连连摆手往后退,“使不得使不得,你们救了我家孙子的命。再说,再说这么点脏东西,若不是被您发现我们哪会认识,不能要钱的,真不能要……”

  何美云笑道:“老奶奶,话可不能这么说,没发现那就是我们没有福气,但既然发现了没有不给钱的道理。实话说,这的确是一位很精贵的药材,若是拿到京城去卖的话,至少也能卖到五十两银子,但我们只给得起三十两,您看如何?”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