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
裴徐两家究竟谁会先上门。
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先上门探望的人是项平生。
项平生只带了自己的管事,天还没亮时就已经出发,在城门处等了一会,赶在城门刚开的时候就已经出了城,所以到裴家的山庄时,才是上午。
起初门口的侍卫还没有认出人,砚青经过时将人请进来。
裴延年得知消息之后,出门迎接,迟疑了下开口称呼,“舅舅,快请进。”
项平生看了看清幽的院落门口,摇了摇头,“我就不好进去了,让初初好好修养。我今日过来,也就是顺路过来看看。初初可还好?”
“受了罪,大夫说要好好养一段时间。”
项平生点点头,掀开眼帘看向面前的男子,带着笑说:“生养原本就不容易,她还年纪小,劳烦国公爷多照看些。”
“我是他的夫君,原本就该相互扶持。她生育辛苦,其他事原本就该我来做,谈不上什么照顾不照顾。”裴延年还挺高兴有人将江新月当成晚辈一般爱护,提议说,“这时候两个孩子还醒着,舅舅要不要去看看?”
这次项平生没再拒绝,探望孩子没那么多讲究。
两个人便一起去了旁边的院子。
项平生成亲比较晚,大部分的精力又放在仕途上,再加上结发妻子身子骨弱,两个人一直没有孩子。结发妻子离世之后,也曾有人向他续弦的事。但他深知年轻时扑在政务上,对亡妻亏欠良多,便一直没有再娶。
没了后院操持的女主人,他就很少有同孩子接触的机会。
见到两只奶团子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太小了,同两只奶猫也差不了多少。
马嬷嬷这几日抱着的一直是小公子,今日徐娘子主动将小公子抱过去,她怀里的小豆丁就成了裴昭昭。她笑着同项大人说:“夫人刚见到两个孩子,还说孩子不好看,说看不出来同她长得像。这两日养了养,小姑娘的脸上白了点,这眉眼同夫人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项平生站在旁边看着,他没见过外甥女小时候的样子,便问徐淑敏:“同初初长得像?”
徐淑敏抱紧了怀中的小明行,点了点头,嗓音发紧:“是挺像的。”
“那日后也一定是聪慧的孩子。”项平生眉眼柔和下来,语气里含着笑。
项平生这个人最是清正严肃,近乎古板,好似这个人生来就没什么七情六欲。现在年纪上来之后,身形更加消瘦,却比年轻时候多了宽和的味道。
他穿着最简单的棉布长衫,好看的眉眼带着笑,就好像是从云端走了下来,身上有点烟火气。
徐淑敏哄孩子的动作卡了一下,而后轻轻转过头去。
项平生看了看两个孩子,谢绝了裴延年的留饭的邀请,留下礼物之后就带着自己的管事离开。
只不过在上马车之前,他还是提醒裴延年一句。
“江仲望至今还没有被捉拿归案,甚至连行踪都没有。我觉得他要是知道初初生产的消息,可能会主动找上来。这段时间,注意些安全。”
裴延年应下了,没有隐瞒,“这两个月我不打算回京城,暂且在山庄住一段时间。”
“不回京城?”项平生一侧眉头挑高,显然是有些意外。
脑中快速将这段时间京城中发生的事过了一遍,再结合朝堂上的一些动静,心中隐隐有了猜测,又不敢确定,转过身来看他,“打算再出去一趟?”
这下意外的人成了裴延年。
只能说从毫无背景的地方官官员调任到京城,能力和敏锐度都是超一绝。
他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含糊地应声:“想要休息一段时间。”
这其实等于变相地承认这一点。
项平生想了想现在的局面,断了开口想劝说的心思,语气冷淡下来。“你安排好就行。”
“这是自然,只是到时候,还要麻烦舅舅照看下。”
项平生瞥了他一眼,“嗯”了声之后,直接上了马车。
裴延年没有直接离开,驻足在原地看了好一会。
裴家的山庄不仅仅包含了山中别野,还包括山脚附近一大片的田地。现在正值五月,郁郁青葱的山被金色的麦田包围,站在高处往下看,麦浪阵阵翻涌。
麦田边角处,已经有勤恳踏实的农户出工,割下一捧捧麦秆,露出厚重朴实的黄土地。小童挎着用麦秆编制的篮子,弯着腰才在收割过的麦地里,将掉落的麦子一粒粒捡起。
清风送来时,他似乎能闻到成熟的麦子的清香。
这意味着,今年又有一个好年成。
早年前裴延年也来过山庄。
那时候大周内乱未平而外乱又起,动荡中就算是天子脚下,农户也饥贫交迫。沉重的税收压得人喘不过气,要求一降再降的兵役带走了许多壮劳力,剩下的老翁老妪带着年幼的孩子,在野草比麦穗还多的田地里,祈求着苍天的一点怜悯。
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等太阳逐渐高升时才回去。
——
因为男女有防,江新月并没有见到项家舅舅,只知道项家舅舅上门来探望的消息。
从裴延年这边听说江仲望有可能找上门来的消息,她觉得不可思议,“难不成我还没有把事情做绝,怎么给了他这种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