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

模一样。

  又比如云景写有人用吗啡冒充戒烟药,是因为自家曾经上当受骗。

  至于这小姑娘的后台……她跟南洋商人谭大盛的儿子关系密切。

  屠卫巷被抓,就跟谭家有关。

  藤原觉得屠卫巷有点蠢。

  他诬陷一个小姑娘谋害妻女就算了,还管不住自己的前妻和收买来的人,以至于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拆穿。

  藤原都可以想象,自己去捞人的时候,该多丢脸!

  更何况,现在正是这件事关注度最大的时候,他们去捞人,一个弄不好,就会激怒中国人。

  藤原当即决定,暂时不去管屠卫巷。

  左右那些警察,是不敢把屠卫巷怎么样的,他等过几天,风平浪静了,再把人捞出来就行!

  桑景云并不知道藤原的想法,不过她确定,自己公开身份后,反而安全。

  姜老二心狠手辣,而且按照桑学文的描述,这人杀过不少人。

  这样的人极有可能铤而走险干点什么,桑景云不想招惹。

  倒是日本方面,不至于因为这点事,就对她动手。

  这个时期,国内的反日情绪已经很严重,对日本不满的人非常多。

  上海这边,在之前日本要求签订《二十一条》,在日本侵占山东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抵制日货,还有商人当众焚烧日本商品。

  在两年后的今天,更是会爆发“五四运动”。

  当时北京三千多个学生冲破军警阻挠,喊着“抵制日货”“收回山东权利”“废除二十一条”之类的口号,痛打中国驻日公使,并烧了交通总长的房子,最后有数十名学生代表被逮捕。

  但后来,那些人还是被放了出来。

  上辈子桑景云看资料,还看到民国时期,有人办报纸,专门刊登各种针对日本的谣言。

  跟他们比,她做的事情不算严重。

  她一直很小心,写书之前,都是斟酌过的。

  她还大张旗鼓地公开了身份。

  她名气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能保护她的。

  第143章 安置吕丽娘

  桑景云想写点什么, 但静不下心,干脆就不写了。

  吃过午饭,她对谭峥泓道:“谭峥泓, 我们出去走走?我想见一下吕丽娘。”

  “好!”谭峥泓一口答应。

  他今天也很兴奋,以至于没办法全神贯注地去翻译《一个士兵》。

  都过去一上午了, 他也没翻译多少字。

  他满脑子都是,这会儿外面的人该多么震惊。

  他当初知道桑景云的身份的时候, 整个人都晕乎了!

  桑景云和谭峥泓出门时,谭峥泓的两个保镖立刻跟上。

  不过在租界, 一般还是安全的, 民国时期, 很多被通缉的文人,都会躲在租界。

  桑景云出门后走出一段, 就来到一个巷子里。

  租界有宽广的马路, 也有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小巷子,这条巷子就是其中之一。

  路边的店铺都开着, 有卖米面粮油的, 也有卖锅碗瓢盆的, 还有干货铺、水果店、杂货铺等。

  路边还有人摆了摊子,给人修鞋、擦皮鞋、理发、修补衣服。

  他们家平日里需要的生活用品,几乎都是从这里买的,穿过这条小巷, 就能到达繁华的大街上。

  这里充满着市井气息, 而此刻, 那个修鞋匠正跟人说云景:“之前我听人讲《真假千金》的时候,就说云景肯定是个女的,当时别人还不信!”

  “谁能信?哪能想到, 那样的书会是一个小姑娘写出来的?”

  “也不见得是小姑娘吧?我觉得云景的年纪,应该不小了。”

  “谁知道呢……听说她挣了许多钱,真了不得,我怎么就没有这样的女儿?”

  ……

  桑景云闻言笑了笑。

  她是做好公开身份以后,被人口诛笔伐的准备的,不过现在看看,普通老百姓对她的性别不是很在意。

  想也是,她又没吃人家大米,人家肯定不会管她是男是女。

  而且普通老百姓虽然重男轻女,但没有女人不能抛头露面这样的想法。

  毕竟条件不允许。

  农村的田地种不完,女人照样要挽起裤脚下地干活,她在乡下时,还能看到妇人当着旁人的面,毫无顾忌地解开衣服哺育儿女。

  受不了她写小说的,恐怕是某些脑子还停留在大清的读书人。

  桑景云正这么想着,就看到一个五六十岁,穿了长衫的老人在骂骂咧咧地说什么“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还说云景的小说,毒害了年轻人。

  见他不停跳脚,桑景云心情挺好。

  虽然大家都在聊云景,但没人知道桑景

上一页下一页